美國經濟已是強弩之末?

發布日期:2019-01-07

2019-01-05 01:52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蘋果公司3日下修營收預估,美國ISM製造業指數意外下降到兩年來低點,投資人更加確認美國經濟基本面及企業獲利已不再如預測般強勁。目前由「硬數據(經濟數字)」與「軟指標(信心指數)」所構成的「經濟意外指數」都跌破0,是美國總統川普就任以來首次出現經濟數據與信心指標皆不如預期,於是美股3日再度出現一根長黑棒。

經濟學者目前仍普遍預估2019年美國經濟將成長2.6%,市場分析師也預測企業獲利將成長8.3%。既然兩項預估都依然良好,為何去年第4季以來美股卻一路震盪走低?顯然市場正在預先反應經濟可能衰退的利空;儘管還不確定衰退何時來臨?幅度多深?但投資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先「脫險」,原因有二。第一,市場已經感受到專家們尚未診斷出的風險;第二,股市下跌打擊投資人、消費者及企業信心,又再度回衝,使股市與經濟之間形成一種自我實現的惡性循環。

蘋果股價過去三個月來已經大跌30%,3日又發布營收警訊,顯示投資人並非杞人憂天。蘋果下修營收預估,不僅使半導體供應商及電子產品零售業的獲利預估皆蒙上陰霾,更凸顯出近十年來由智慧型手機所創造的科技業榮景,現在已經趨於成熟;蘋果的「創新」動能仍侷限於提升iPhone的功能,同業間的競爭也僅聚焦在與iPhone之間的差異性;而且除了手機之外,科技業迄今尚未看到足以再度激起消費熱潮的「殺手級」新產品問市。一葉落,而知秋;現在看到的是科技業營收及獲利成長已經「過頂」,接下來將是一段下坡路。

科技業如此,總體經濟面亦然。美國這一波經濟擴張期已經接近十年,經驗顯示景氣上升循環已經達到或逼近成熟期,消費動能趨於穩定,投資機會逐漸減少。供給面未見到投資及生產力明顯提升,結果是就業激增但薪資緩升,需求面也就只能維持低度成長,總體經濟自然降溫。

在財政政策面,川普稅制改革的真正效益,其實在於消除美國企業稅率偏高的弊端,有助於鼓勵企業擴大投資;但股市卻只看重減稅帶來的短期性企業淨利激增,而出現「高血糖」、「打雞血」式的激情反應,將未來的利多一次性反映在股價大漲上。現在由於2018年的比較基期提高,2019年的獲利成長勢必下降;在貨幣政策面,聯準會(Fed)實施的漸進式「正常化」路徑,也因為量變而累積到質變,從量化寬鬆(QE)轉為量化緊縮(QT)。投資人、消費者及企業界已經感受到資金緊縮的壓力,於是投資人在經歷「非理性」之後終於回歸「理性」。

美中貿易更是一記「七傷拳」,既傷人,也自傷。中國股市早已重傷,經濟成長也明顯減緩,製造業下行壓力沈重,並傳染到其他新興經濟體。現在美國經濟也遭到反噬,美股重挫已經先行反應,製造業也基於成本上升的壓力,及對未來營運的高度不確定性,因而抑制投資。現在只要任何硬數據、軟指標及企業財測與原先的預期出現缺口,美股便大幅下跌,這又使企業擔心經濟正趨向衰退而不願投資,形成惡性循環,使悲觀的想法轉化為嚴峻的事實。

短期內,美國經濟已經難以奢求成長回升,比較現實的因應策略應該是如何確保經濟能夠「軟著陸」。升息路徑該暫停,就暫停;貿易衝突能和解,就和解。川普在意識形態上雖有所偏執,但他更是務實的「生意人」,必然知道景氣如果當真如預期般於2020年陷入停滯、甚至衰退,對他的連任之路將是一大障礙;Fed升息之路已走了三分之二,也應該有停看聽的思維。如今美股大幅回檔儘管帶來痛苦,但若能促使美國貨幣及貿易政策有所調整,反而能夠為經濟及股市「軟著陸」創造條件,將潛在的「硬著陸」消弭於未然。


出處: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3575657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