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貿局示警:透過台灣「洗產地」 恐涉詐欺美國

發布日期:2019-04-01

2019-03-31 01:15聯合報 記者林于蘅�台北報導

去年美國祭出「三○一條款」,美中貿易戰正式開打,國貿局提醒,業者如果透過台灣「洗產地」出口,恐被視為詐欺美國政府逃漏關稅,不僅要面對天價罰金,也可能坐牢。國貿局已積極掌握不法業者偽造製造產地出口情形,目前以工具機和自行車產業最為嚴重,也制定多項因應措施防範。

律師說明,通常大陸被實施反傾銷或反壟斷時,就會有業者把貨品賣到台灣過水,雖然當中有些並非「故意」,而是在產地標註說明上,因為不熟悉法規而未詳盡解釋,因此誤觸美國法律,但也有不法業者是故意透過台灣「洗產地」。

美國身為世界強權,自認管轄範圍是全球性的,我國各產業工會業者都曾向政府反映擔心洗產地問題。國貿局說,各產業工會都和國貿局保持緊密聯繫,國貿局掌握比較擔心「洗第三地」的業者,主要是自行車和工具機兩大產業,工會也特別要求國貿局加強防止產地偽標的管理。

經濟部目前針對防制產地偽標的策略,分為自由貿易區和其他課稅區,且配合海關施行;在自貿區的部分,由台灣出口歐盟和美國的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一定要經過國貿局檢核認證,取得許可證才能出口。

至於許可證的發放標準,國貿局說明,一般來說最低標準是附加價值率達百分之三十五以上,但即便符合經濟部訂定的門檻,美國海關卻沒有一套明文的規範,因此,如果產製行為上明顯是「洗產地」用途,仍可能被美國認定違法。

在進出通關需要課稅的國家地區,國貿局則規定工具機出口到美國、鋼鐵輸出到歐盟情形須附出口產地證明,其中鋼鐵包括鋁製產品、汽車的輪胎鋁圈等都需要檢附以台灣為產地的證明。

除了出口管制,國貿局也在進口方面謹慎篩核,並與海關配合,從大陸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模組及鋼鐵產品等,須在進口申報時就註明進口的目的是「內銷」或「外銷」,若是外銷用途,國貿局就會在日後追蹤產品的加工和流向,進出口雙管齊下,防範業者將MIC洗成MIT。


出處: 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11316/3728576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