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或將針對聲稱具有保健功效創新食品推行新的監管架構
發布日期:2019-04-03
資料蒐集:新加坡/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文章分類:當地商情 檢視日期:2019-04-02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19)年3月31日報導指出,隨著消費者對預防疾病和醫療保健需求增加,市面上出現越來越多創新食品,採用包括用於保健品之草藥或植物萃取物及傳統藥品等食材,並聲稱該產品可護肝、利尿和降血糖等,有助改善健康或降低人們罹患慢性疾病風險,以吸引消費者購買。此創新食品處於「灰色地帶」,既不屬於新加坡農糧局(AVA)所監管之食品,亦非新加坡衛生科學局(HSA)監管之保健品。
鑒於相關創新食品之安全程度、每日應食用劑量及是否真能發揮宣稱之療效,皆尚未被驗證;爰AVA本年1月展開招標,並由Frost & Sullivan得標負責研究目前具保健功能食品之市場情況,瞭解是否可針對所謂「灰色地帶食品」推行新的監管架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食品科技教育計畫主任陳維寧教授受訪指出,目前業者推出新食材或食品若宣稱具療效或保健作用,AVA已制定一套非常全面之審核機制,惟主管機關應要求業者提交相關食材或食品之毒性評估資料(toxicity assessment data),除能讓消費者對產品感到安心,亦可減少產品下架和回收事件。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出處: https://www.trade.gov.tw/World/Detail.aspx?nodeID=45&pid=66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