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中國獨霸地位 美國強化電動車供應鏈

發布日期:2019-04-10

資料蒐集:美國/駐芝加哥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文章分類:當地商情 檢視日期:2019-04-09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據路透報導,美國政府官員將與汽車製造商及鋰礦業者合作,5月初在華府開會研議出一套電動車供應鏈新策略,力抗中國在電動車供應鏈的獨霸地位。
福斯汽車、特斯拉及其他電動車製造商和電池生產商正在美國擴張版圖,投入數十億美元於新技術,但這些業者所需的礦物均仰賴進口,美國尚未大力推動開採和加工。
籌組這場會議的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指出,中國已經主宰電動車供應鏈,全球鋰離子電池的生產,中國占近三分之二,美國僅占5%。此外,中國也控制全球絕大多數鋰加工設施。美國進口鋰礦數量自2014年以來已增加近一倍,主因特斯拉、SK Innovation及其他電池業者的需求不斷升高。
北達科塔州參議員、參院能源及天然資源委員會委員John Hoeven表示,美國必須設法更有效率地發展國內重要礦產供給,這些資源對國家安全和經濟都至關重要。能源委員會主席Lisa Murkowski預料將推動單獨立法,目標是簡化鋰和其他礦物加工批准程序、提升各州和聯邦對關鍵礦產的研究以及鼓勵礦物回收。
包括Lithium Americas在內的五家鋰礦業者正在研發新技術,由黏土、溴甚至油田廢棄物中提煉鋰;這種加工法在其他地區並不常見,一些分析師認為足以顛覆鋰產業。不過,這五家公司若能如預定計畫在2022年上線,可望每年生產至少7萬7900噸碳酸鋰,使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生產國之一。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出處: https://www.trade.gov.tw/World/Detail.aspx?nodeID=45&pid=665900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