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FTA能否達成 日本是關鍵因素

發布日期:2019-04-17

时间:2019年04月15日 09:40  稿件来源:參考消息網

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時隔4個月重啟,三國於4月9日到12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第十五輪談判。作為東亞最大的三個經濟體,三國達成協定意義重大,但自2013年以來,中日韓FTA談判已歷時6年有余,過程曲折。

  外界猜測,最近一年多來高調推動自貿協定談判的日本,是否會在這一涉及中國的大事上力爭主導角色。

  美國因素攪動?

  中日韓三國經濟總量和貿易總量占全球的比重超過20%,若能達成自貿協定將成為世界上最大自貿區之一,但談判進展緩慢原因有三。

  一是政治因素。一方面,中日韓三國由於歷史和領土問題,一直齟齬不斷,導致彼此政治關系波動性大,難有達成實質性成果的政治基礎。另一方面,由於美國對東亞地區事務的深度介入,日韓均為美軍事同盟成員,中日韓在推進FTA談判的同時不得不考慮美國因素。

  二是三國間產業結構因素。日本在三國之中工業化水平最高,產業結構以資本技術密集型為主,中國正在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仍有相當部分比重,韓國產業結構水平則處於中日兩國之間。但隨著中國未來產業結構不斷升級,中日韓三國在某些領域的競爭會持續加劇。另外日韓兩國農產品價格較高,國內對農業實行保護政策,中日韓能否就農業領域達成妥協是談判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三是日本自身因素。近年來,日本更加重視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為核心的自貿戰略,強調自由貿易不僅要取消關稅,更要在經濟制度協調、服務領域自由化以及投資和電子商務等方面全方位開放,因此在三國談判中日本要求除了取消貨物貿易關稅,對知識產權保護、投資便利化等方面也提出了較高要求,對此中韓很難在短時間內全盤接受。另外中日韓FTA談判雖始於2013年,但日本對中日韓FTA談判投入不足。

  日本早有自己的算盤

  中日韓FTA能否達成日本是關鍵因素,而日本對三國FTA的作用早有自己的算盤。

  日本希望借自貿協定成為東亞地區秩序引領者。日本一直聲稱自己是自由貿易的“旗手”,其自貿戰略重心由東亞擴展至亞太乃至全球,東亞地區未來市場增長空間巨大,可以說是日本自貿戰略的“後院”,也是日本希望緊緊把握主導權的地區。所以日本一再提出高標準自貿規則,希望通過區域合作內部規則的制定把握主動,從而在將來的市場競爭和外部市場拓展方面獲取更多收益。

  不僅如此,日本還希望擴大對東亞,特別是中國的出口規模。由於中韓FTA已經簽署生效,日韓FTA事實上擱置,中日FTA也並未提上議事日程,所以中日韓FTA成為日本打通中韓自由貿易的捷徑。日本的出口貿易對日本經濟的實際帶動較大。2018年中國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根據日本協力銀行調查統計,日本企業最看好的市場仍然是中國市場,可以想象今後中日貿易額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日本希望通過三國FTA實現對中韓出口的進一步擴大,從而增加日本產品在東亞乃至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中國需構建自身貿易框架

  值得註意的是,日本還希望能構建以自身為中心的自由貿易圈,緩解來自美國的壓力。4月中旬日美進行貿易談判,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實行美國優先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背景下,日本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日本本想通過包含美國在內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實現在多邊框架下達成日美貿易協定,但特朗普宣布退出TPP打破其幻想。

  對此,日本希望拉攏更多的貿易夥伴,積攢更多的談判籌碼,迫使美國讓步。其主導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日歐EPA兩個大型自貿協定已經生效,日本一定程度成為亞太地區和歐洲貿易的橋梁,如果中日韓FTA順利達成,無疑為以日本為中心的自貿圈增色不少。

  中國支持自由貿易,對中日韓FTA達成一直態度積極,同時我們對於其他自貿協定談判也在穩步推進。在此過程中,我們既要看到中日韓力量對比的變化使得三國對外戰略各自調整,理解彼此差異,也要構建自身貿易框架,通過雙邊和多邊貿易協定,促進東亞和世界貿易健康發展。

  作者:顏澤洋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東北亞所學者

  (原標題:金參考|中日韓FTA能否達成 日本是關鍵因素)


出處: 香港新聞網http://www.hkcna.hk/content/2019/0415/757309.shtml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