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主要企業研擬對策因應美國對中國大陸進行第四階段關稅制裁
發布日期:2019-05-27
資料蒐集:日本/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經濟組 文章分類:當地商情 檢視日期:2019-05-23 一、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於本(2019)年5月13日公布第四階段關稅制裁清單,計劃針對中國大陸價值3,000億美元商品課徵最高25%進口關稅,最快可能於本年6月底實施。因第四階段清單涵蓋遊戲機、手錶、消費性電子產品、運動鞋等日本企業擅長的商品,對此日本企業開始評估是否應轉移生產據點或支付高額關稅並提高在美商品售價,以為因應。 二、 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訪查試算結果,日本企業在中國大陸生產據點出口至美國之規模達1兆日圓(折合約91億美元),占相關受訪企業總營收約6%,為因應前揭美方第四階段關稅制裁,日本主要企業已著手評估調整供應鏈之可行性: ( 一)日本遊戲公司Nintendo著名之攜帶型遊戲機Nintendo Switch在2018年全球共賣出1,700萬台,其中約4成銷往美國等北美市場且幾乎都由中國大陸據點所提供,倘美方將現行零關稅提升至25%,零售價300美元的Nintendo Switch勢將提高數十美元售價,同時該產品係委託我國鴻海集團代工生產,即使Nintendo有意將產線移至其他國家,亦非該公司能獨自決定之事。 (二)日本多功能事務機大廠RICHO已決定自本年夏季將旗下輸美產品,由中國大陸轉往泰國;日本CASIO已開始評估將輸美品牌電子錶「G SHOCK 」,由中國大陸移至日本及泰國之可行性;Panasonic旗下數位相機在北美市場銷售額達751億日圓(折合約6.8億美元),惟因產線無法完全移出中國大陸,目前與客戶協商分攤關稅之方式(評估調整生產策略之日本企業名單如附件)。 三、美國川普(Donald Trump)總統及中國大陸習近平國家主席目前計劃利用本年6月大阪G20峰會期間舉辦雙邊會談,屆時雙方元首能否在延宕的美「中」貿易談判上達成共識,將牽動日本企業在東亞產業鏈布局。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出處: https://www.trade.gov.tw/World/Detail.aspx?nodeID=45&pid=66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