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升至30%的虛實

發布日期:2018-01-26

2018年01月26日 04:09 工商時報社論 主筆室
近日工研院指出我國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升至三成,創下近23年最高,引起各界側目。然而,多數人印象中的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幾年前只有二成,岌岌可危,怎麼幾年的工夫竟已取得這麼大的進展,台灣真得進步這麼快嗎?值得深入分析。

猶記得四年前經濟部長張家祝赴總統府報告「台灣產業轉型的策略思維」時曾指出,美、日及中國大陸都在進行再工業化,台灣產業轉型刻不容緩,政府將藉「三主軸四策略」讓製造業附加價值率由民國101年的20%提升至109年的28%。那時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只有兩成,大概也沒有人敢寄望日後會達到三成。

但是,根據主計總處統計,無需等到109年,我們104年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已升至28.5%,105年更達到30.3%,我們早已達到目標,甚至超越目標。這樣說來,近年我們真的取得重大的技術進步,並已獲致明顯的產業升級成效了,是嗎?從表面數字上看,確實是如此,不過,對國民所得統計有所涉獵者都會明白,情況並不如數字所呈現的這麼好。

我們先定義一下附加價值率,附加價值率就是生產毛額占生產總額的比率,生產毛額(GDP)又稱為附加價值(value added),每個業別都有該業別的GDP及生產總額。以去年為例,製造業生產毛額(GDP)為5.25兆,其生產總額為17.33兆,兩者相除後的附加價值率為30.3%,之所以會這麼高,先不要太高興,有底下三個原因:

第一、國民所得統計改版:張部長於103年初赴總統府報告時,國民所得統計尚未改版,同年年底主計總處依據聯合國新版的國民經濟會計帳(2008 SNA)重新編算,企業在研發、著作權的支出視同購買機器設備,列為民間投資,這一改版,彈指之間台灣每年GDP擴大了四、五千億,且大多進入了製造業,因而推升了製造業的附加價值率。

第二、原油及農工原料價格大跌:國際原油於102年平均每桶106美元,104年跌至49美元,105年續跌至41美元,其餘銅、鎳、橡膠、玉米、小麥、黃豆等國際農工原料價格也大幅下滑,以鎳為例,105年每噸9千多美元,幾乎是100年1.8萬美元的一半。原油及農工原料為我國生產活動的重要投入,近年價格大跌,我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又豈有不升高之理。

我們以石油及煤製品業為例,這個行業的附加價值率103∼105年依序是9.5%、18.7%、28.2%,如此戲劇化的倍增自然是拜原油價格大跌所賜,實在談不上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再以化學材料業為例,亦復如此,這三年的附加價值率依序是9.0%、14.7、17.4%。

第三、三角貿易對製造業的貢獻:隨著生產全球分工,我國許多企業把生產線移至海外,雖然生產活動不在國內進行,但經98年國民所得統計改版後,他們所創造的三角貿易收入全數歸屬製造業。十年來我國三角貿易淨收入增逾新台幣2,700億元,也成為製造業附加價值率提升的功臣,以海外生產比高逾九成的「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這個行業為例,其附加價值率之所以能由民國90年24%升至如今的43%,自然是拜三角貿易之賜,此理甚明。

綜合以上三點,我們認為如今製造業附加價值率達到30%,無需太過高興,因為這當中,國民所得統計改版貢獻良多,但多到什麼地步?以民國94年為例,當年製造業生產毛額原編數是2.38兆元,經第一次改版(服務業產值改列製造業、央行產值改依成本法編算)上修至3.12兆元,經第二次改版(研發支出改列民間投資)又調升至3.37兆元,僅這兩次定義改變,製造業生產毛額就增加了一兆元,不費吹灰之力,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即由20.3%升至25.7%。

不可否認,我們製造業附加價值率的提升是有來自研發、投資的貢獻,但由前面三點論述可知,國民所得統計改版、國際農工原料價格下滑及三角貿易改列製造業帶來了更大的貢獻。然而,石油、國際農工原料行情並非操之在我,國民所得統計改版及三角貿易認定亦僅是定義改變,而非實質變化。由此可知,如今所謂製造業附加價值率提升至30%,其中多有虛幻。

我們認為,經濟數據是用來瞭解經濟情勢,而非用以吹捧政績,各級政府官員自應謹記在心,對於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升至三成這件事,在明白其中的虛實之後,更應以臨深履薄的態度來檢視各產業發展的困境及挑戰,千萬不可拿來吹牛,否則便要貽笑大方了。

(工商時報)


出處: 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126000226-260202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