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南向政策的執行成果與未來展望

發布日期:2018-04-03

日期: 2018/03/29
作者: 中華經濟研究院臺灣東協研究中心 徐遵慈 主任、李明勳 輔佐研究員
文件編號: WTOepaper594
新南向政策概述

  蔡英文總統於2016年8月16日召開第二次「對外經貿戰略會談」上通過「新南向政策綱領」,盼強化與新南向國家之間的關係。行政院隨後於9月5日根據上述綱領提出「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並交由其下的「經貿談判辦公室」負責統籌政策的執行。新南向推動計畫秉持「長期深耕、多元開展、雙向互惠」的核心精神,從「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和「區域鏈結」四大工作面向來著手推動。其後,經各部會討論與協調後於12月14日拍板「新南向政策工作計畫」,針對這四大面向擬定更詳細具體的工作要點,並公告於2017年1月1日全面啟動相關執行工作。

  新南向政策的目標國家為東協十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越南、柬埔寨、緬甸、寮國、汶萊)、南亞六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尼泊爾、不丹)與紐澳(紐西蘭、澳洲),共計18國。相較於過往南向政策僅專注在部份東協重點國家,新南向政策則擴大至南亞六國與紐澳,盼藉此融入區域整合,為我國對外經貿開拓新版圖。實務上,各部會仍依其需求各自擬定欲優先交流的國家,但多半聚焦在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六個重點國家。

  蔡英文總統於2017年4月20日召開第三次對外經貿戰略會談,要求將新南向政策聚焦於「五大旗艦計畫與三大潛力領域」,集中資源和力量,以深化和新南向國家的連結。五大旗艦計畫包括區域農業發展、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產業人才發展、產業創新與合作、新南向論壇及青年交流平台。三大潛力領域包括跨境電商、觀光、公共工程。

  總的來說,新南向政策為「臺灣的亞洲區域戰略」,透過強化與東協、南亞與紐澳之間的雙邊關係,來建立互信、互惠共贏的合作新模式,以及經濟共同體意識,進而重新定位臺灣在亞洲的位置。也盼透過融入區域整合,來促進臺灣的經貿多元化,並致力於產業升級與轉型,跳脫當前經濟發展困境。

新南向政策至今的執行成果

  新南向政策主要透過「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和「區域鏈結」四大面向來推動,其執行成果為:

一、經貿合作

  經貿合作是新南向政策的重中之重,蔡英文總統於2016年5月20日就職演說中將新南向政策目標界定為「提升對外經濟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此「單一市場」顯然意指中國大陸。此外,近年來東協與南亞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國內需求強勁,再加上新興中產階級崛起,形成龐大的內需市場,已成為當前全球經濟成長的亮點。然有別於過往的南向政策,新南向政策強調必須改變臺商過去將東協及南亞作為生產基地的出口代工型態,應轉而與之建立雙向、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將新南向市場作為我國內需市場的延伸;同時,擴大與新南向國家的產業供應鏈之整合,以及基礎建設工程上的合作。

  在執行成果上,如下圖1所示,2017年我國對新南向國家的貿易總額與占比均提升,從2016年尚不足1,000億美元(占對外貿易總額18.78%),到2017年增加至1,100億美元(占對外貿易總額19.23%)。然若將分析時間拉長,則2017年我國對新南向國家貿易總額的增長仍未達2014年以前的水平(2011年至2014年對新南向國家的貿易總額均超過1,100億美元);且占比雖然增加至19.23%,但仍未超越2013年與2014年的水平,分別為19.37%和19.32%。

  由於新南向政策在於擺脫過往對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故下圖1以中國大陸作為比較國來呈現其成效。我國同時期對中國大陸的貿易總額與占比也雙雙提升,從2014年太陽花學運爆發時近1,800億美元(29.85%),到2017年時已上升至1,810億美元(31.54%);且成長幅度遠勝過對新南向國家貿易,2017年我國對中國大陸占比相較2016年上升約1.69%,但對新南向國家僅上升約0.45%。

詳細內容


出處: http://web.wtocenter.org.tw/Page.aspx?nid=126&pid=305811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