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企業申請商品原產地證明,避免懲罰性關稅
發布日期:2019-10-09
資料蒐集:德國/駐德國台北代表處經濟組文章分類:當地商情檢視日期:2019-10-08
資料來源:德國新聞(n-tv.de)
作者:駐德國代表處經濟組(e-mail:Germany@moea.gov.tw)
文號:1084100002號
面對美中貿易戰,德國公司申請所謂商品原產地證明書的數量再創新高。德國工商總會(DIHK)解釋,這使公司能證明從德國交付到美國的商品,其原產地為德國或另一個第三國,而不是中國。
根據世界報(Die Welt)援引「2019年德國工商總會對外貿易報告(DIHK-Außenwirtschaftsreport 2019)」之報導,2018年這些原產地證明書的數量上升至143萬份。DIHK理事長Eric Schweitzer即表示,對原產地證明書的需求達到新高,成為一種反關稅藥丸,以預防潛在的懲罰性關稅,這些證明是由工商會所核發。
DIHK也表示,去(2018)年的趨勢將延續到今(2019)年。這些原產地證明書文件也將適用於從德國到中國的商品交付,證明貨物非在美國生產,而是在德國或其他第三國生產。
S理事長認為,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嚴重打擊了德國經濟。史無前例的財務及官僚致使德國企業的全球業務日益艱難。2019年出口幾不會有任何增長,相較疲軟的去年,出口金額甚至可能減少300億歐元以上。
另外,英國脫歐事件也讓在英國的德國企業日益憂心。S理事長也警告,倘英國無協議脫歐,與英國的海關關係恐一夕之間生變。
根據統計,英國在2019年上半年與德國間貿易額達590億歐元,排名第七,在波蘭之後。雖然今年第一季德國對英國出口較前一年同期增長6%,但第二季卻下跌了15%。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出處: https://www.trade.gov.tw/World/Detail.aspx?nodeID=45&pid=68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