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疫」使力 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發布日期:2020-05-11

經濟日報社論

新冠肺炎蔓延全球,不但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衝擊,也影響到未來區域經濟整合趨勢。目前幾個重要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都受到耽誤,例如英國在今年1月31日正式脫離歐盟後,預計年底前與歐盟完成新的貿易協定,但是進度已嚴重延宕;英國雖然可以在6月30日以前要求歐盟展延,但歐盟似乎不太願意展延,未來發展不確定性高。

另外,美國除了監督中國大陸履行美中貿易協定外,與日本及英國經貿協定談判也已推遲;國內部分產業甚至認為災後重建應先於履行協定,建議將原定7月1日生效的美墨加協議(USMCA)延後生效。

至於亞太地區最受矚目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雖然目前正在檢視協定文本內容,準備在今年11月正式簽署,但也有成員憂心市場開放的影響,例如日本即擔心內需產業特別是農業將無法同時承受疫情衝擊及市場開放的雙重影響,對於重建復甦前即啟動RCEP,有不小的疑慮。但是也有主張在日本產業由中國回流日本時,更應利用RCEP中國降稅契機,擴大在日本生產的利基。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RCEP也不確定能在今年能簽署。

除了時程延宕之外,各國也開始考慮調整未來自由貿易協定內容。近年來新型FTA除了大幅度開放市場,也強調區域內分工;藉由細緻且複雜的原產地規定,在區域內形成供應鏈而能享受優惠關稅。但是新冠肺炎完全將全球供應鏈拆解,未來在全球供應鏈回流或走向短鏈化,如何制定新的原產地規定以強化區域分工;並由產業防疫化的角度,建立新的產業供應鏈,成為區域經濟整合未來的另一焦點。

其次由於疫情蔓延迅速,各國為了確保防疫資源不外流,所採取的緊急管制貿易指施,違背世界貿易組織(WTO)及自由貿易協定的原則;另外在防疫過程中,各國也自行其事,世界衛生組織(WHO)又無法發揮作用,所以未來推動醫衛產品自由化及醫衛產業合作,將也會成為FTA的重點。

台灣在這波防治疫情表現突出,有不少國家對於台灣經驗非常有興趣;但是礙於台灣無法參加世界衛生組織活動,以致交流管道中斷。台灣與其和世衛組織周旋,隔空交火互不相讓,倒不如透過雙邊的方式,與各國交流防疫經驗;台灣應該把握這個機會,調整區域經濟整合策略。

過去由於台灣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困難,所以是採取由簽署個別協議出發,即堆積木的策略進行;但是由於欠缺完整規劃,一直找不到突破口,堆積木淪於口號。此次各國由於受創嚴重,未來強調事前防疫,特別是會積極構建防疫安全網,建構防疫產業成為首要重點,而這其中有許多項目,例如防疫產品及設備的關稅、出口管制的合理性,以及智慧醫療,均可以透過自由貿易協定來安排。

除此之外,台灣若能在有安全涵意產業占有優勢,不但有益於自身安全,而且可以和主要國家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包括半導體、通信設備、衛生醫療設備、能源產業(如儲能設備)、化學原料等,這些產業涉及資訊、健康生命、能源、生產的安全,都是台灣未來可以切入之處。

在新冠肺炎下各國為了避免經濟全面停滯,遠距工作以及線上交易盛行;而台灣在此方面不但法規不合時宜,硬體設施也不夠普及。目前數位經濟在國際經貿協定的重要性日增,但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推動不順,各國改採雙邊模式,例如美日即已簽署美日數位貿易協定。台灣除了須加速制度調整以因應國際趨勢外,也應盤點在此領域之優劣勢,作為國際合作的基礎,成為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另一敲門磚。


相關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4552412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