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兩會 vs.蔡英文就職大典 美中台三角關係受矚目

發布日期:2020-05-18

2020-05-17 00:20經濟日報 數位部內容中心

大陸全國「兩會」在本周登場,雖因疫情衝擊而規模縮水,仍備受關注。今年大陸第1季經濟成長(GDP)創下最糟紀錄,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勢必得在兩會向世界證明,大陸已走出新冠肺炎疫情的陰霾。同時,20日(周三)是總統蔡英文的就職大典,就職演說將定調兩岸關係,與未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存廢息息相關。

地球的另一端,美國總統川普面對疫情焦頭爛額,隨年底美國總統大選時程逼近,川普似乎正把矛頭對準大陸,美中台三角關係愈加緊繃。

# 大陸經濟能超前復甦?

(關鍵事件:大陸全國政協13屆3次會議21日、13屆全國人大3次會議22日開幕)

重點一:2020年GDP目標

兩會期間,大陸國務院發表工作報告,按照往例,總理李克強都會點出國家發展方向,同時訂下年度GDP成長的目標,不過今年受到新冠肺炎衝擊,是否會公布經濟成長目標,外界眾說紛紜。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第1季GDP成長率下滑了6.8%,這是自1992年大陸開始公布GDP數字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季。有專家認為,疫情嚴峻、情勢難料,訂定經濟發展目標難度高,意義也不大,今年或許不會再公布GDP成長率目標。

但也有專家認為,大陸為達成小康社會GDP翻倍的目標,至少每年GDP成長率都要達到5.6%,因此國務院仍會立下至少3%的GDP成長率目標。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20年大陸全年GDP成長是1.2%,距離3%相當遙遠。

重點二:大陸經濟真的穏了?

相較於過去強調經濟成長,習近平近期掛在嘴邊的話,全是關於「六保」的工作,內容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以及保基層運轉。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也表明,會落實「六保」穩住經濟。官員字句圍繞六保,預料兩會的主軸,會放在穩住經濟基本盤,提振內需。

但近期吉林市傳出多起確診案例,吉林緊急封城,停止客運、火車站等乘車業務,武漢市也新增6起社區感染案例,外媒報導,政府正打算全市篩檢。潛藏第二波感染疑慮,兩會期間除了經濟政策,如何穩住疫情爆發,也備受關注。

重點三:兩岸關係

去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針對台灣關係發表多次談話,強調九二共識、一國兩制,並加碼各種惠台措施,不過蔡政府上任後,兩岸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美中貿易戰讓蔡政府順勢揚起台商回流、重塑產業鏈的旗幟,兩岸關係更降至冰點。

兩會前夕,大陸國台辦果然再發出新的「惠台11條」政策,要協助台商在大陸復工,內容包含減稅、貸款等措施,甚至會協助台商與陸企合作,共同研發、共拓市場、發展5G建設等,儘管疫情嚴重干擾大陸經濟,但還是不忘向台灣招手。

今年也適逢ECFA 10周年,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建議,自由貿易協議應該在10年之內完成協商,否則成員國有權力提出異議喊停,大陸是否會以此當籌碼,迫使蔡政府針對兩岸關係表態,就看這次習近平是否會發表涉台言論。

蔡政府的新任期、新挑戰

(關鍵事件:蔡英文520就職演說)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總統蔡英文的520就職大典,一切從簡,卻強碰遲來的大陸年度盛事「兩會」,簡易的典禮,局勢卻遠比想像複雜,總統蔡英文在新任期碰上的挑戰,也愈加艱難。

挑戰一:ECFA存廢

ECFA將在2020年滿10周年,蔡政府新任期,勢必得積極與大陸溝通、協商,否則ECFA恐怕難以存續,讓兩岸關係不只開倒車,甚至釀成難以預料的後果。衝擊最大的就屬「早收清單」內,享初期免關稅的539項商品,產品包含機械、石化、運輸工具與紡織等,經濟部長沈榮津曾說,這將影響台灣約5%的出口額。

ECFA是2010年在前總統馬英九任內與大陸簽下的「架構」協議,預計要分別協商投資保障協議、服貿、貨貿與爭端解決機制,但自2014年太陽花學運爆發後, ECFA協商便停擺。

挑戰二:疫情後如何振興經濟

蔡政府防疫表現可圈可點,接下來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振興經濟,台灣已經超過一個月沒有本土確診案例,國內大型活動如棒球賽,也開始開放限量觀眾進場。內閣總辭時,留任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也談到,「下階段振興措施準備上路。」

不過經濟部推出酷碰券綁定行動支付,引發偏鄉與攤商反彈,現在經濟部有意改名為「振興券」,但這又與過去針對國內旅遊推出的「振興抵用券」,名稱大同小異。或許除了「紓困陳時中」,新內閣也該推出「振興陳時中」的角色。

挑戰三:上任以來最慘一年 薪資負成長、無薪假創高

台灣靠著優秀的防疫工作,相較於其他國家首季經濟成長大幅衰退,台灣第1季GDP成長率維持正成長,主計總處處,估計GDP成長率會在1.54%,但仍是蔡總統上任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季,下半年的經濟挑戰仍然嚴峻。

幾乎各國專家都預估,疫情過後的經濟成長不會是V型反轉,央行總裁楊金龍認為可能如Nike商標的「打勾型」緩步復甦,相較於主計總處對經濟的預測,楊金龍不敢保證GDP能夠「保一」,他認為未來經濟復甦的關鍵在消費力道。也就是說政府紓困與振興成效,將左右經濟成長力道。

受到疫情影響,5月初全台有1萬9千人被迫放無薪假, 2020年3月份的經常性薪資,則是39年來首見負成長,想要刺激消費,政府勢必得花更多功夫。

病毒害慘美國 川普啟動貿易戰出氣

(關鍵事件:美中貿易戰再起)

新冠肺炎擴散,美國起先輕忽疫情的殺傷力,導致美國成為全球死傷最慘重的國家,4月以來美國失業率飆升,第1季GDP成長率驟降,這也讓美中關係降到冰點,貿易戰恐怕再度成為川普的選舉籌碼。

關鍵一:第一階段協議真能達成嗎?

根據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為了降低美中的貿易逆差,大陸同意增購美國的產品,分別在2020年增購770億美元,2021年增購1,230億美元,但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消費需求銳減,經濟活動降溫,2年增購2千億的計畫,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從數據來看,今年第1季美國對大陸的出口額,反而比去年同期下降10%。5月初媒體追問川普,對第一階段協議成果是否滿意,川普耐人尋味的說「接下來一、二周就知道了。」各界屏息以待,等著川普如何出招。

關鍵二:貿易戰成疫情煙霧彈

「100個貿易協議,都無法彌補傷害。」美國總統川普5月13日在推特發文,批評美中今年初才簽訂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墨水都還未乾,世界就因為來自大陸的瘟疫受創。很顯然的,川普是想把貿易戰與疫情綁在一起,對大陸施壓。

美國聯邦退休儲蓄投資委員會日前發表聲明,將無限期推遲投資中國大陸的企業資產。近期川普也將華為禁令再延長1年,禁止Google等美企與華為往來。

川普動作頻頻,處處針對中國大陸,他接受電視媒體專訪時,甚至表明要與大陸切斷往來,並強調能替美國省下5千億美元。

關鍵三:「究責中國」成選舉籌碼

新冠肺炎疫情從東亞進入歐洲,最終才在美國蔓延,但川普似乎沒有把握這段時間,不僅讓病毒趁虛而入,醫療物資存量也嚴重不足,後知後覺的防疫措施,讓川普成為眾矢之的,不過他把中國大陸當作擋箭牌,試圖將民怨轉移到大陸。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葛理漢(Lindsey Graham)與川普沆瀣一氣,在國會提出「新冠病毒究責法案」,外媒分析,「究責中國」將會成為川普競選的主旋律。可以預期未來隨著大選,川普攻擊中國大陸的力度也會加大。


 


相關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735/4566588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