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以外的危機:世界即將面臨的五個重大挑戰

發布日期:2020-06-03

BBC

來勢洶洶的疫情把其他國際大事推到了聚光燈後。這或許並不難理解。

致命的病毒波及全球,給世界提出了各種各樣的難題:不單單是如何應對傳播與泛濫,還包括如何規劃社會、適應生活的新常態。

疫情危機爆發以來,一些重大的國際問題被暫時擱置,現在,就是想再去著手處理,可能也已經為時過晚;還有一些問題比從前變得更加棘手;也有一些國家希望利用疫情中人們注意力轉移去追求實現早就立下的雄心壯志。

BBC事務記者馬庫斯(Jonathan Marcus)為你梳理,除了疫情,今後幾個星期、幾個月中,我們還應該關注的五個大問題。

核競賽烽火重燃?

限制美國和俄羅斯核威懾能力的雙邊條約《新戰略武器削減條約》將於明年2月到期。如果要延期,時間越來越緊迫。該條約是冷戰遺留下來倖存至今的最後一個重大裁軍條約。

如果不延期,沒有了約束,加上缺乏透明度,可能導致新一輪核武競賽的威脅將更加切實。包括超高音速導彈在內的神秘武器得以研發,這一事實增加了新一輪軍備競賽威脅的可能性。

俄國似乎希望續簽條約。從程序上來看,難度並不大。但是,特朗普政府看來非常堅定:除非擴大條約限制範圍、將中國包括在內,否則美國不會續簽。北京方面則完全沒有興趣加入。無論如何,要想起草一份新的綜合性條約,現在可能也已經太晚了。

所以,除非華盛頓改弦易轍,或者,華府改換主人,《新戰略武器削減條約》看來將要成為歷史。

美伊關係緊張升級?

美國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引發的爭議、事態將更加嚴重、糟糕。

目前,聯合國有涵蓋廣泛的制裁措施,禁止向伊朗出售各種先進武器。但是,根據聯合國支持伊朗核問題協議的決議,武器禁運令將於今年10月到期。伊朗總統魯哈尼已經警告,美國延期禁運的願望一旦成真,將導致「嚴重後果」。

但是,俄國同意延期武器禁運的可能性很小。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希望歐洲國家啟動核協議中的另外一個機制,恢復對伊朗廣泛的經濟制裁(也就是簽署核協議後取消的那些制裁)。

特朗普的這一賭至少可以說是很不尋常。當初,美國主動退出核協議,之後向德黑蘭施加更大壓力。伊朗已經違背了協議多項條款規定,但是,這並不一定是不可逆轉的。

現在白宮的說法似乎是,伊朗應該堅持執行美國已經放棄的協議,否則必將面對新的制裁。奧巴馬時代一位美國高級官員這樣形容,特朗普的做法是「魚與熊掌要兼得」。

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將會變得更加糟糕,美國和關鍵的歐洲盟友現有的緊張也會加劇。其實,武器禁運並沒有給伊朗在地區間的行為和伊朗武裝代理人的能力帶來多大的改變。

以色列計劃吞併西岸?

曠日持久的以色列選舉終於結束了。和反對黨之一達成權力分享協議後,總理內塔尼亞胡至少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將繼續掌政。

儘管內塔尼亞胡本人仍然面臨涉嫌貪腐的法律訴訟,但他已經提出極具爭議的執政議程,其中包括,兼併目前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讓它成為以色列永久領地。

換句話說,以色列這樣的舉動將給「兩個國家」的解決方案徹底畫上句號,儘管這曾是特朗普和平計劃的一部分。

「兩個國家」的方案曾被普遍視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實現長久和平的路徑,但是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實現希望相當渺茫。

巴勒斯坦人已經開始抱怨,歐洲幾個國家的政府也呼籲謹慎行事,還有人提出,如果以色列實施兼併計劃將採取制裁措施。一如既往,特朗普政府的立場至關重要。白宮是會綠燈放行、還是推動克制?

至少看來,內塔尼亞胡這樣做是受到特朗普支持以色列吞併戈蘭高地、將美國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做法的鼓舞。美國的立場現在還不明朗。有報道說,美國可能會有條件支持以色列吞併西岸定居點,前提是以色列同意展開巴勒斯坦立國談判。

有分析人士認為,競選期間,內塔尼亞胡利用吞併問題爭取民族主義力量的支持,現在他可能會想辦法收回承諾。

以色列強硬的民族主義力量根本不會接受巴勒斯坦建國。也許,美國人會出面調停。但是,前面的一段路注定坎坷不平。

脫歐大限步步緊逼

脫歐,許多人可能已經忘了這個詞。

時鐘仍在滴噠作響,今年12月31日是英國脫歐過渡期的大限。有關英國和歐盟雙方未來關係的磋商談判已經恢復,但沒有跡象表明,英國首相約翰遜和他的政府在考慮延長過渡期。

不過,病毒改變了英國脫歐的大背景,至少是陷入了一場或許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復元氣的經濟疲軟。在英國,對重啟是脫是留這個老話題的胃口看來不大,而且,時間越來越緊迫。

歐盟對疫情危機最初的應對並不理想,但後來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努力;英國自己的抗疫也算不上榜樣。

英國離開歐盟,雙方都將有勞損。或許(疫情)有助催生共識,指引雙方未來的關係。但是,面對經濟衰退和在一個更不友好的國際舞台上尋求出路的雙重壓力,英國在制定重要的經濟、外交決策時面臨的選擇將更加艱難,必須給美國多大支持?抵抗中國要用有多大力度?

氣候變化——超級嚴重的大問題

抗疫,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也可以說是對國際社會應對最大、最複雜的全球性挑戰—氣候變化—能力的檢驗。

至於合作,迄今為止,國際社會應對新冠疫情的表現是喜憂參半。後疫情世界可能持續不消的緊張將導致局面更加複雜。

如何讓治理氣候變化的進程重歸正軌只是挑戰之一。重要國際會議——比如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原計劃11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現在已經被推遲。

懸而未決的大問題是,國際社會的「心態」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緊迫感、目標感會不會再獲新生?新的國際秩序將在多大程度上允許國際社會在這個極為複雜的全球性問題上快速行動?


相關連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2769924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