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誰來取代?

發布日期:2020-06-04

2020-06-04 02:17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香港

中國大陸通過「港版國安法」,美國總統川普隨後揚言將取消香港特殊待遇等制裁措施。這項發展是否將影響中港台的經貿互動,引發各界憂心,許多人更關切香港的亞太金融中心地位因而動搖,以及大陸近年來積極扶持的上海、深圳等地,乃至鄰近的台灣,是否有機會取代香港成為亞太金融中心。

香港之所以能成為亞太金融中心,是因為金融機構和市場緊密結合,採取以市場而非政策為導向的發展策略。香港政府恪守儘量不干預市場運作的原則,並實施低稅率政策和推行簡單的稅則,使各類商業活動在有利的營商環境之下,能有更多的主動權及創新空間,並吸引眾多的高端國際人才赴港工作及定居。

香港的法治及金融監理也與世界緊密接軌,維繫外界對香港法治和法制的信心,香港政府則致力於維持市場公平競爭,對內外資一視同仁,不會阻止外國公司參與本地金融市場,也不會限制資金進出及實施外匯管制;港幣掛鉤美元的聯繫匯率制度,更有利於維持商業交易的穩定。另外,香港對於人員的流動與居留,除對大陸人士有若干限制之外,對其他國家人士相對也比較寬鬆,居留超過七年即可成為香港市民。

由於香港金融自由開放,是大陸接軌國際金融最重要的窗口,更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基地。眾多外資企業選擇到香港掛牌,主要是因為香港位居中國門戶,簽署「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之後,香港扮演大陸市場「跳板」的角色也更鮮明,成為外商與大陸合資的重要管道。尤其,香港擁有國際化的金融環境,跨國投資銀行、基金等金融機構都在香港建立業務據點,以便於從事大額的集資並尋找戰略性合作夥伴。

另一方面,香港股市不僅法制健全、監管架構完整,且公司治理制度完善、國際化程度高。尤其,目前外資企業在大陸上市的手續複雜,且透明度不高,部分外資企業基於籌資及提高知名度的需求,因而轉向香港上市。加上香港對於外匯進出沒有任何限制,企業可依自身需求自由運用,十分便利;還有,依照香港稅法規定,股東獲配的股利無須繳納所得稅,對公司大股東來說更是一大誘因。

香港外匯市場因為沒有外匯管制,且位於有利時區,可以24小時在世界各地市場交易,以成交量計算排名世界第四位;香港貨幣市場主要是銀行同業批發層面,拆息率是按資金供需決定。香港金融市場高度自由化且產品齊全,國際參與者眾,所以能扮演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

即使中國大陸有意扶持上海、深圳、澳門甚或海南島,以取代香港成為亞太金融中心,但是大陸的法制與監管至今無法獲得國際的信任,還有外匯管制,資本市場並未完全開放。同時,大陸的法律無法直接與境外進行無縫監管對接,凡此都造成國際化的困難。至於大陸境內的金融中心,主要得益於經濟體量優勢,可為境內市場服務,例如上海是大陸最大的股票交易中心,但仍稱不上是國際金融中心。

反觀新加坡,資金自由,市場開放,國際化人才素質又高,還有東南亞的廣大腹地支持,未來取代香港金融中心角色的機會也最大。

至於台灣是否有機會取代香港成為亞太金融中心,要看台灣市場是否夠開放、監管能不能獲得外商信任,尤其是想把大陸及東南亞市場納為台灣腹地,得視台灣的投資環境及稅制是否友善、經濟前景及信心是否存在及高端的金融人才是否充足,總之,關鍵就在對於外資是否具有吸引力。但目前看來,這些條件似乎都並不具備,台灣想要成為亞太金融中心,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相關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4611659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