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的昨非今是

發布日期:2020-06-22

2020-06-22 02:0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2010年6月29日台灣與大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將屆滿十年。回顧當時在野的民進黨堅決抵制,認為ECFA獨厚大企業,將支持ECFA與傾中劃上等號,甚至將支持ECFA的學者扣上御用學者的帽子。民進黨也將ECFA形容成包著糖衣的毒藥,並警告一旦簽署ECFA後,大陸勞工及農產品會長驅直入,台灣經濟會崩盤,但是結果根本沒有開放農產品及陸勞。另外蔡英文在2012年競選總統,也曾經主張當選後要發動公投廢除ECFA。

ECFA簽署將滿十年,過去對ECFA棄之如敝屣的民進黨,執政後雖亟欲擺脫ECFA的影響,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但兩岸經貿互動及產業分工仍密切,不得不承認ECFA對台灣是有益的,對中小企業及農民有幫助,更不是包著糖衣的毒藥。甚至最近有ECFA十年到期自動失效的傳聞喧囂塵上,民進黨政府還呼籲中國大陸政經分離,不要貿然終止互利雙贏的ECFA;地方首長還準備提供農民補貼,以彌補若ECFA終止所增加關稅的成本,這些在在暴露執政前後不一致的立場。

台灣不願意ECFA中斷,中國官方最近也多次表示不會片面終止ECFA,所以ECFA仍會持續。除了早期收穫項目產品可以享受零關稅外,另外金融業是服務業早期收穫最重要的開放項目,兩岸金融機構已經互設的分支機構也會持續運作。

目前兩岸情勢已有重大變化,不但官方管道中斷,過去熱絡的民間交流也在兩岸關係不佳以及新冠肺炎下大幅降溫。所以如果蔡政府真的以為ECFA是互利雙贏,那麼談判中斷已久的貨品貿易協定,以及懸宕多時的服務業貿易協定,應該如何進行?另外台灣應該如何與其他國家建構自由貿易協定(FTA)開拓市埸,也是人民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台灣過去十年除了馬政府在2013年與紐西蘭與新加坡簽署FTA外,在區域經濟整合方面幾乎是原地踏步。反觀過去十年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卻大有進展,例如跨太平洋全面進步夥伴協定(CPTPP)已經生效,韓國與歐盟、美國,以及中國FTA相繼生效,歐盟與日本、美國、越南,以及新加坡FTA也到位,中國在雙邊FTA也頗有進展。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統計,由2010年迄今全球共新增190個區域貿易協定, FTA可說是遍地開花。

特別是近年來FTA利用快速及大幅降稅以降低貿易障礙,再搭配嚴格的原產地規定深化區域內分工,不但形成另外一股主導供應鏈移轉的力量,而且較以往FTA更具排他性,對區域外國家衝擊也加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利用美墨加協定(USMCA)將車輛核心生產部分留在美國,對區域外產生排擠效應。

台灣未來需要面對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以及個別FTA下供應鏈移轉的多重挑戰。而且由於兩岸關係不佳,台灣要在區域經濟整合開疆闢土,困難度非常之高。但是目前政府似乎還存有幻覺,認為若兩岸ECFA無法持續,中國持續施壓,圍堵台灣國際空間,美國給台灣助力也會愈大,美台自由貿易協定就更有希望,甚至可以帶動其他國家跟進,開啟台灣FTA另一扇門。

不過台灣完全沒有認清美國立場,基本上,與美國建構FTA的先決條件,必須先符合美國需求,與第三國無關。例如過去台灣曾以美韓FTA生效,台灣在美國市場受到韓國產品很大衝擊,要求與美國簽署FTA,但最終也是徒勞無功。

民進黨在野時全力杯葛,抹黑抹紅ECFA,執政後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也一事無成;十年的蹉跎,台灣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是目前政府對現實還是認識不清,對於如何因應未來區域經濟整合新情勢,也沒有具體策略;台灣究竟還有多少本錢,可以再浪費另一個十年?


相關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4651381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