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南韓經驗 洽簽台美貿易協定

發布日期:2020-09-15

2020-09-13 02:00經濟日報 社論

台灣將在明年1月1日解除美豬美牛進口限制,是否可以成為台美貿易協定的敲門磚?或是美國還有所求?各界看法不一。但無論如何一定要先做好準備,以面對美國實力堅強的談判團隊。

美國今年11月3日總統大選,下任總統將在明年1月20日就職,若是目前被看好的拜登當選,台灣解除進口限制正在政權交接時,美國負責談判的貿易代表署(USTR)也面臨人事更迭。即使川普連任,美方也將檢視台灣開放美豬美牛的落實情況,所以不太可能立即啟動談判。

台灣也不需太在意較晚啟動,不如先做好談判準備。2006年啟動談判的美韓自由貿易協定(FTA),雖然已相隔十多年,但台韓產業結構及對美貿易相似程度都很高,美韓FTA的互動經驗,具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韓國在談判前即先開放美牛,以及放寬外國影片進口配額,這些都是美國長期詬病要求韓國必須先改善的問題;在韓國付出「頭期款」後,雙方才正式開始談判。所以未來除了美豬美牛外,美國可能要求台灣繳納更多頭期款,台灣必須做好因應。

韓國在農業採取守勢,台灣未來也不例外。韓國將稻米當成最後防線,最終成功將稻米排除在開放範圍。雖然仍必須將其他農產品降為零關稅,但爭取到較長的降稅時程,最長達到20年(蘋果及梨子),牛肉也有15年;另外也靈活利用季節關稅及關稅配額,以及農產品的特別防衛制度,以降低自由化衝擊,值得台灣參考。

韓國農業開放程度不低,所以預先規劃協助農業轉型及補助方案,以降低國內阻力。台灣解除美豬美牛進口限制,政府已經準備大手筆提供百億基金,甚至還考慮加碼;未來在面對農業大幅開放,政府必須量力而為有所節制。

美韓工業部門大約95%產品在生效五年內關稅即降為零,未來台美貿易協定可能比照類似時程;美國會針對台灣高關稅產品,例如關稅17.5%的小客車為主要目標。

特別是在川普執政「美國製造」要求下,各國車廠在美國生產比重大增,未來很有可能藉由台美貿易協定而長驅直入,對於目前已經低迷的台灣車輛產業衝擊很大。

美國雖然大幅對韓國開放市場,但也要求在區域內製造比例高,所以搭配相當嚴格的原產地規定,例如紡織成衣業,相同模式也可能運用在台美貿易協定。

美韓雙方在政府採購擴大適用範圍,美方也要求韓國進一步開放電信及教育服務業,未來有可能是美方要求台灣的重點。

此外,川普上任後重新修訂美韓FTA,主要增加防止匯率操縱條款,未來隨著台美貿易逆差擴大,美國納入此條款可能性會增加;另外美方也可能將數位貿易規範納入。

綜合而言,未來台美貿易協定若能到位,將是台灣最全面性的貿易協定,對於台灣效果大,但衝擊也不小。除了農業部門提供必要輔導措施外,目前針對工業及服務業的「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也應有所調整。

台美貿易協定顯示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的突破,但不應把台美貿易協定當成萬用鑰匙,可以開啟以前台灣被封閉的FTA大門,而認為台灣因此可以加入美國已經退出的跨太平洋全面進步夥伴協定(CPTPP),以及美國沒有參加,而中國居於重要地位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這種認知除了不切實際,更觸犯談判大忌。因為在談判之前即現出底線,透露台灣對台美貿易協定的急迫性需求,而讓外界認為此協定對於台灣不但利多,對台灣建構其他FTA更有助攻效果,台灣不可或缺,如此一來豈不是給美方更多予取予求的機會。


相關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8/4856039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