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跟著美國「脫鉤」大陸經濟嗎?

發布日期:2020-09-18

2020-09-17 00:23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美國國務次卿克拉奇今天將率團訪問台灣。在國務院,國務次卿位階僅次於國務卿與副國務卿,克拉奇將是台美斷交後訪台層級最高的在任國務院官員。稍早美衛生部長阿查爾訪台,除引發北京強烈的不滿,更迫使蔡政府打開美豬美牛進口的大門。這次克拉奇來訪,中共前一天發射了一枚長征十一號火箭飛過台灣上空,示威意味十足;至於台灣將承受什麼樣的經濟後果,則尚難逆料。

表面上看,美國高層官員訪台固象徵兩國邦誼;但更重要的,是兩國經貿與安全的實質關係。川普上任後,《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迄未復談;這是台美間最重要的經貿諮商平台,一擱四年,自難謂友善。美方曾明白表示,只要美豬、美牛不開放,TIFA乃至自由貿易協定(FTA)都很難談。蔡總統上月底宣布取消美國豬牛進口禁令,經濟部長王美花和美亞太助卿史達偉隨後視頻對談,美方即提出「台美經濟與商業對話」的對話平台,由克拉奇主持。

此舉,不免讓台灣產生錯覺,以為克拉奇此行是來談經貿的。王美花澄清說,克拉奇此行不會談到雙邊貿易協議(BTA)或TIFA,實際負責談判的將是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開放美豬和美牛若能換得「台美經濟與商業對話」的進展,即使非與USTR談,有總比沒有好;但克拉奇的來意迄今未明,外界對此只能多方揣測。

克拉奇目前主持的一項「經濟繁榮網路」(Economic Prosperity Network, EPN)計畫。這並不是一個國際多邊組織,而是由各國分別與美國的雙邊經濟關係組構的網路,目的在鼓勵各國與大陸經濟「脫鉤」,以發展成與中國抗衡的經濟集團。在脫鉤的要求下,美方希望台灣電子、半導體等產業在大陸投資的工廠能夠移出,至於要移到台灣、美國或其他國家,還可再討論。台積電在五月中旬被迫宣布投資亞利桑那州,且本月十五日起不能再替華為生產高階晶片,等於砍掉了台積電約廿%的晶片市場。這堪稱最早試刀的一例。

有人認為「脫鉤」不失為一條出路,因為美國帶給台灣的經濟利益不差,比起兩岸經濟關係,至少沒有政治附加條件。尤其ECFA今年屆滿十年,外界一直有人放話,稱因為兩岸政治前提「九二共識」已不存在,因此期滿後大陸可能片面終止,藉此對台灣施壓。蔡政府不願承認九二共識,因此一直淡化ECFA終止的影響,稱對台灣「只有五%的影響」。且不論承認九二共識的利弊,僅看今年疫情打擊全球經濟,台灣若非靠著對大陸出口創新高,經濟不可能有驚無險地度過衝擊。這是冷冰冰的現實,談兩岸脫鉤,要先思考後果及承受力。

更嚴重的是,蔡總統主政四年,不斷強調「新南向」以及將出口市場向歐美分散,以減低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然而,這幾年台灣對大陸的依賴度卻不降反升,從四成上升到四成六。很顯然,兩岸經濟要不要脫鉤,取決於客觀市場現實,而不取決於政府的意志。何況,台灣對大陸一年的順差為一千兩百億美元,對美國的順差為一百億美元,如此鉅大的反差要如何以一句「脫鉤」解決?

美國目前正在推動與澳、印、日、紐、韓、越等印太六國共同建立「經濟繁榮網絡」。但是,印太國家的安全要靠美國,經貿卻要靠大陸;美國強要各國切斷與中國的關係,談何容易?這六國皆與中國簽有經貿協定,六國都加入多邊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而中國是其中最大的經濟體;試問他們要如何與大陸脫鉤?

目前世界經濟重心正在往印太移轉,難怪大家都在敷衍美國,等著十一月美國大選結果再說。不論克拉奇帶來的是壓力或大禮,蔡政府必須冷靜觀察全球大勢,謹慎站穩台灣的核心利益。


相關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4866260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