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業榮景背後藏隱憂

發布日期:2020-10-16

2020-10-15 02:5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半導體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全球經濟慘不忍睹,惟台灣不僅防疫成效佳,經濟表現也冠於全球。究其原因,疫情引發了宅經濟、遠距零接觸經濟的大量需求,使得台灣強項的資通訊產業得利,從半導體、網通到筆電製造,都有一波榮景,恰也彌補了一般製造業受到的嚴重衝擊。

另一方面,美中科技戰愈演愈烈,對台灣科技業的影響利弊兼具。雖有不少緊密連結中國供應鏈的台廠受到影響,但許多已由過去與中國互補轉為如今競爭的台廠,則從中獲利。晶圓代工是典型的例子。當美國對華為展開制裁之初,台積電會受到何種衝擊是眾所矚目的焦點,但事後可證,台積電不但沒有受到影響,還產能滿載、供不應求。台積電及其他半導體廠商不但挺住了台灣的出口,還挹注了大幅投資,使台灣的經濟成長維持相對優質的表現。

我們可以說,台灣長期優勢發展的半導體產業在如今紛亂的局勢中,發揮了支撐經濟的強大效果。再者,過去擔心的紅色半導體供應鏈崛起對台灣的影響,也因美國的出手制裁中國大陸而得以舒緩。台積電過去這段時間在技術上的領先,已甩開三星等主要對手,成為世界獨強,儼然成為台灣的護國神盾。這些了不起的成就都成為台灣的驕傲,強化了經濟信心。但我們也必須指出,這樣的發展趨勢,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雖大,但以全球而論,真正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廠商並不多。晶圓代工製造的台積電、IC設計的聯發科、IC封測的日月光、矽品等大廠當然具有全球競爭實力。晶圓製造面對的威脅較少,對美國而言,台積電是其不可或缺的供應商,但IC設計的聯發科其實是美國大廠的競爭者,面對高通、博通的大廠的威脅。半導體產業中的其他廠商,其實還是處於中國大陸廠商追趕競爭的窘境。儘管台灣的半導體聚落尚稱完整,但依賴少數大廠的情況明顯,其實是不小隱憂。

如今在美中經濟戰下,美國亟欲打擊中國供應鏈並建立新供應鏈正具體快速成形。台灣沒有太多選擇,未來將是美國主導供應鏈的主要成員,也勢必逐漸淡出中國供應鏈。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而言,這也是憂喜參半的趨勢。若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受到抑制,當然對台灣有利,但失去中國大陸市場的不少台廠,短時間內恐也不易打入新供應鏈,將會面對艱困的生存戰。

以全球經濟而言,美國還是真正的龍頭,全球市值最大的十家企業中,美國便占其八;以半導體產業而言,去年全球半導體產值前十大企業,美國占有其五,台灣有排名第三的台積電,中國僅有未上市的海思勉強擠入第十,而這還是因為其與華為的關係而得。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在技術領先、進入門檻高的藍海市場中,幾乎都還是美國廠商的天下;台灣廠商的能耐主要還是在提供與美國廠商類似的產品(如5G晶片)。至於中國大陸,多還是低階、以低價競逐市場的紅海市場中,儘管如此,也已對不少台廠造成威脅。

放眼未來,政府也應在榮景中透過政策妥適安排資源,讓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更為健全茁壯。例如,IC設計是高附加價值的半導體次產業,相較於晶圓代工製造或是IC封裝測試的高資本投入、高耗能,IC設計的低資本投入、低耗能、低汙染,是面對5G時代值得發展的目標。目前台灣IC封測的全球市占率超過五成、晶圓製造的優勢自不待言,反倒IC設計的全球市占率僅有不到兩成,顯示台灣的IC設計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雖然發展IC設計相關風險及不確定性高,但IC設計強韌與否對台灣的意義非凡,唯有持續投資發展先進技術,整併擴大規模,台灣的半導體業才能真正具有不可撼動的世界地位。
 


相關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4936114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