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同市場能助台灣聯結RCEP嗎?

發布日期:2020-11-26

04:102020/11/26

工商時報

主筆室

打造兩岸共同市場;這是中共中央新提出的對台政策重要方針之一,其在11月初公諸於世時,兩岸關係客觀形勢尚混沌未明,因而其充滿「理想主義」色彩。惟稍後隨著美國總統大選造成「白宮易主」的結局明朗化,同時川普「經濟脫鉤中國」政策開始退潮,亦使兩岸共同市場有機會從理想轉而與現實結合。然其尚須兩岸雙方主政者相互包容及共同努力;其中,陸方能否在兩岸共市基礎上,協助台方聯結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這問題頗值得推敲。

於10月末舉行的中共第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該建議之全文係於11月3日公布,其中對台部分有提到「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這是大陸下階段對台政策的一項重要方針,可望成為兩岸經貿亮點;而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是新表述,乃五年前中共中央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所無,亦顯示陸方當前仍在追求兩岸經貿境界持續提升。

不過,上述十四五規劃文件公布後,隨即碰上美國總統大選開票遲緩、爭議不斷,以致兩岸關係領域人士目光皆聚焦於美國大選,相對「冷落」了十四五規劃的對台政策方針,亦未有討論兩岸共同市場熱潮。事實上,在美國現任總統川普近期強力切割中國大陸經濟、台灣政府擺明積極呼應配合形勢下,兩岸共同市場的確只能作為一個理想,很難實現。

微妙的是,稍後美國總統大選結局明朗化,答案是川普敗選,只能把下任總統寶座讓給拜登。這肯定會引起國際政經局勢乾坤大挪移;其中在經濟方面,拜登將不會如川普一樣地「脫鉤中國」,而料將和中國大陸「競爭中仍有所合作」。儘管未來美中雙方競爭的成分仍很可能顯著大於合作,但相較於川普的對中政策,可說兩岸關係涉美的客觀形勢將有結構性變化,影響所及,兩岸經貿合作將不再與台美經貿關係發展相衝突,台灣可以同步掌握中美兩大市場。

另方面,中國大陸亦可著手「打造」兩岸共同市場。這在「十四五期間(2021-2025)」實意義非凡,因該規劃設定的大陸經濟發展新格局是「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在這個局面下,兩岸若能建立共同市場,不只有利於台資廠商拓展大陸內需市場,同時能讓台方協助大陸「串聯」其國內國際雙循環;綜看可謂兩蒙其利。

惟實事求是地說,當前大陸方面若要「招徠」台灣主政者一起推進兩岸共同市場,須擺出相當大的誘因,否則蔡政府很難作兩岸政策「髮夾彎」,亦即其不會輕易放棄根深蒂固的「去中」或「排中」政策方針。

而當前陸方手上最能讓蔡政府「動心」的誘因,無疑是「協助或不阻擋台灣參與國際經合」。從這個角度看,剛在11月15日完成簽署的RCEP,可以當大陸如此「助台」的試金石。直白說,設若蔡政府願意認同兩岸共同市場,並明示可以和陸方一起推動之,則陸方不妨盡可能地協助其參與RCEP。

所謂的參與RCEP,高標準是「加入該組織為會員」;低標準是「與該組織建立一定的聯繫關係」,如與該組織進行交流對話,或與該組織部分會員國分別簽署雙邊FTA(自由貿易協定)等,皆須獲陸方支持或默許。

台灣在當前主客觀條件下,若能達致上述低標準,已彌足珍貴。起碼,RCEP裡的東協十國,會出現繼新加坡之後,第二、第三個乃至更多和台灣簽署FTA的國家。關鍵是蔡政府宜即起對陸方釋出較大的經貿善意,如停止刻意制壓陸資入台、適度縮小管制陸貨進口範圍、表明完成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整套建構之意向等。

果能如此,則台灣參與國際經合問題可望開始解套,包括在參與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事項上,很可能爭取到陸方「不阻擋」的效應;這將使台灣參與國際經合之路豁然開朗,然其鎖鑰係藏在兩岸層面。

中共中央亦應盡量包容蔡政府,重點在於政治方面,只要後者不搞法理台獨,及在台美關係上不再「暴衝」,則中共實可同意恢復兩岸官方經貿協商。十四五規劃文件既提出打造兩岸共同市場主張,顯示中共並不排斥恢復兩岸官方往來,因共同市場須有彼此官方協調才能成局,包括相互減免關稅,否則只會是空泛形式;不知北京主政者是否願意一試?


相關連結: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1126000168-260202?chdtv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