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後國內行業目前所面臨問題

發布日期:2021-01-25

資料蒐集:英國/駐英國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文章分類:當地商情

檢視日期:2021-01-23

參考資料: Financial Times

日期:110年1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1060/P200號(商情文號:第 1060 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在1月1日起,在經濟上才終於正式回歸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然而境內企業卻已感受到脫歐帶來嚴重的不便,更批評當下英國如同無雙邊協議保障,經濟活動大受阻礙。英國脫歐首席談判代表Michel Barnier回應,當下英國與歐盟之間貿易的協議完全符合首相提出要求,而離開單一市場無可避免會造成繁雜官僚問題。英國首相堅信,歐盟監管制度在國內不適用後,英國可成為一個迅速發展的全新經濟體,亦能按照本國專門產業所需而制定相關政策,積極推廣國內專長領域如機械工程、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等工業技術發展。

歐盟代表曾在與英國進行雙邊貿易的談判過程中,批評英國不席一切代價奪回主權的決心,可能造成雙方無協議結果。英國在前保守黨Theresa May首相時期便因無法在保持主權的前提下,同意歐盟規則,宣告放棄而下台。歐盟方面不斷強調,英國若希望以免關稅條件繼續留在將近4.5億人口歐盟單一市場,便不能以分歧標準在境內大幅削弱歐盟對勞工、氣候等規範與補貼。當英國嚴重破壞公平競爭環境,就應被拒絕保留在歐盟市場。

英國政府在談判過程中,以追求加拿大式貿易協議為目標,其中在於可能為運輸業者免去每批運往歐盟的貨物皆必須填寫安全聲明的要求。而前首相May時期一項研究表明,即使在加拿大式協議下脫歐,英國國內生產總值仍將在15年內下降5%。前首相時期官員指出,達成上述協議是可能的,但即使在滿足雙方目標下,英國與歐盟自由協議仍將對國內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隨著新冠疫情在歐洲肆虐,加上英國與歐盟在基本協議上談判缺乏進展,對雙方經濟皆造成沉重負擔。歐盟代表確信英國政府將再次延長脫歐過渡期,英國業界許多領袖也呼籲延長談判時間,英國首相卻仍在國內經濟受新冠疫情重創下,堅持原定2020年12月31日。最終,英國首相在聖誕節前夕與歐盟代表達成共識,英國議會並以521對 73高票核准脫歐貿易協議。保守黨紛紛讚揚此協議旨在持續英國與歐盟貿易之間免關稅與免配額的共同經濟利益;即使多數工黨議員也認為當下不完全的協議內容仍比無協議結果好。據統次,在本次多達1,246頁的英歐貿易合作協議中,「漁」單詞出現368次,而金融服務被提及90次,顯示此兩行業利益為英國當局最關注的範圍。而在英國經濟中佔80%服務行業則幾乎未被關注,因此英國和歐盟將持續進行長久的後續談判,以彌補目前協議上的不足。

英國在金融服務行業方面,境內共擁有超過100萬名員工,產值佔英國GDP7%。英國政府坦承,脫歐協議在金融服務方面,未達到預期程度,包括有關金融服務和允許專業人員跨界工作等重要規則均尚無共識,倫敦金融業界人士因而表示,當下的協議如同無協議般仍使金融行業處於經濟風波之中。在倫敦大型交易所地區,已可見大量資金被逐漸轉移到歐洲各國首都金融區,顯示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有所動搖。

而在英國與歐盟談判過程中分歧最大的漁業問題,是在英國最終向歐盟妥協才獲得共識。對於許多受官僚行政而無法將海鮮產品順利出口的多家公司來說,脫歐協議也如同不存在般,紛紛指出英國政府背叛對該行業的承諾。在當下雙邊免關稅的前提下,英國當地食品飲料行業以及運輸物流商皆大受影響,而邊境官僚問題更使物流延誤。邊境官僚行政為英國國內產業帶來嚴重的額外成本;根據過去May政府時期英國稅務與海關總署數據統計,每年若因官僚行政填寫2.15億張進出口表格,將使企業蒙受75億英鎊的損失。相關人士也透過財政部數據計算,除了目前政府對行業基本申報要求外,額外申報將以每份聲明£23累積,每年將耗資總額30億英鎊。

相對而言,英國政府終於在脫歐協議達成後,在許多層面上拿回英國自主權利。如財務部長Rishi Sunak在談及全新監管制度時,提出發行綠色債券(green bond)等創新市場想法,將制定新規則進而促進科技行業發展。英國首相更積極邀請國內商業領袖提出適用英國經濟的創新建議;官方聲稱英國在終於有權透過本國監管制度下,可允許批准更多新冠肺炎疫苗,雖然英國國內醫療監管機構拒絕該項要求。

1月18日,一群蘇格蘭海鮮運輸商在倫敦Westminster國會外進行抗議,將運輸貨車停靠在國會建築外,控訴政府的無能正摧毀海鮮產業。英國政府本週才公佈2300萬英鎊賠償金,以暫時舒緩海鮮產業出口問題。整體而言,許多行業對於政府達成脫歐協議的想法是相對負面的,指出首相替英國達成「自由貿易」,實際上卻非「自由貿易」,尤其在海鮮出口產業方面岌岌可危,當下行業危機十分明顯。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相關連結: https://www.trade.gov.tw/World/Detail.aspx?nodeID=45&pid=713326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