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救聲望 33兆基建案先過關
發布日期:2021-11-08
2021-11-07 00:44 聯合報 / 記者顏伶如/綜合報導
規模一點二兆美元(約台幣三十三點四兆)基礎建設法案五日深夜在聯邦眾議院以二二八對對二○六票表決通過,將送交總統拜登簽署,但一點八五兆美元(約台幣五十一點五兆)的社會安全網架構預算仍卡關難出;耗時數月達成協議的基建法案內容,包括為全國道路、橋梁、鐵路等提供修建經費,並且擴大網路寬頻服務,讓民眾上網更加便利。
華爾街日報分析,拜登民調支持度近來一路下跌,加上維吉尼亞州選舉民主黨遭逢重大挫敗,種種因素讓民主黨迫於壓力,盡力要在本周(至六日)之內讓法案過關。
基礎建設法案獲得兩黨參議員支持之下,今年八月已在參院表決通過。法案內容為既有的聯邦基礎建設計畫重新授權五年期限,並增加五千五百億美元經費以改善水源、網路寬頻、電力系統等設施。
在拜登經濟施政計畫中,基礎建設法案為核心項目之一,凸顯拜登要為美國提高全球競爭力的願景。基礎建設法案終於在眾院通過,讓拜登獲得了多年來兩黨總統都曾嘗試,卻都未能實現的目標。
法案五日深夜過關前,民主黨籍眾議員再度上演內部鬥爭,自由派與中間派僵持不下,導致拜登規模共計三兆元的重大法案持續難產;不僅一點八五兆元的社會安全與氣候預算大綱再度延後投票,甚至參院已通過多時、規模約一點二兆元的基礎建設法案也無法進入投票程序。
拜登晚間仍持續以電話尋求議員支持;但華盛頓郵報分析,對於法案能夠往前邁進的最佳之道,民主黨中間派與自由派仍一度無法取得共識。
根據眾院民主黨團原本規畫,同樣拖延數月之久的國內政策預算法案與基礎建設法案,五日將同時表決通過,為白宮帶來利多;規模一點二兆的基礎建設法案旨在改善全美各地道路橋梁、提升網路寬頻等設施,大約二兆元國內政策法案則將改革醫療保險、教育、移民、稅制等領域,並針對氣候變遷提出因應計畫。
華盛頓郵報報導,中間派民主黨籍眾議員私下對眾院議長波洛西表示,除非能對內政法案的稅收來源與計畫開銷完成整體預算評估,否則將不會支持;面對中間派提出異議,波洛西的對策則是改變策略,五日集中火力先推動基礎建設法案,結果卻引來民主黨自由派不滿,揚言以拒絕支持來抗議。
報導指,知情人士透露,拜登一度直接打電話到「眾院進步連線」歷時三小時的協商會議現場,呼籲進步派成員支持基礎建設法案。
相關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587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