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韓台對美國印太經濟架構的認識與回應

發布日期:2022-01-24

近期日韓台對美國印太經濟架構的認識與回應

 

拜登政府去年10月宣布將啟動印太經濟架構後,宣示主要將關注數位經濟、供應鏈、可持續性和勞工權利等議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和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則分別銜命前往印太地區,與日韓台等印太貿易夥伴討論該框架。

上週二(1/18),美韓針對拜登政府所制定的印太經濟架構進行了探討,戴琪並且會見了韓國貿易部長呂漢辜(Yeo Han-koo),並通過該框架強調區域合作的重要性。韓國貿易部認為,雙方應在加強貿易夥伴關係的基礎上,擴大區域經濟合作,並持續交流。此前,雙方在去年11月業已承諾,將利用已有近10年歷史的「美韓自由貿易協定」來解決包含供應鏈斷鏈、新興技術和數位經濟在內的問題。呂漢辜預定下週將赴美與國會和企業代表會面,討論一系列貿易問題。

美國商會亞洲高級副總裁弗里曼(Charles Freeman)近期則表示,美國應將「數位經濟協議」作為印太經濟架構的核心。最近幾個月,白宮就區域數位經濟協議進行了機構間的對話,並針對一些未來可能發生的交易與商界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了接觸。

弗里曼在商會活動中表示,「數位協議」不僅對高科技公司至關重要,對中小型企業更是如此。他認為,數位協議應該是這些企業的基礎。隨著政府推出印太經濟框架,數位協議必須成為這項工作的前沿和中心;而且,美國必須確保在亞洲進行貿易時採取更強而有力的方式。如果沒有一個全面的印太地區的經濟架構,基本上會削弱美國所擁有的任何戰略成果。因此,必須提供一個有力的競爭計畫來對抗中國,以讓美國能成為亞洲的領導者。

弗里曼表示:「自川普總統於2017年初,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後,美國一直袖手旁觀印太地區事務。為了要讓美國恢復到能與中國和其他國家競爭的水平,我們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美國需要在印太地區有更多參與,並重新投入全球貿易政策的推動。但不幸的是,目前還不清楚美國何時能夠做到這一點。」

美國商會歐洲事務高級副總裁喬林斯(Marjorie Chorlins)也在一場活動中表示,商界希望看到美國政府能與歐洲合作對抗北京,且雙方應該利用貿易和技術委員會來解決中國對國內外的不公作法。美國官員強調,貿易和技術委員會是對北京的反擊;相對於此,歐盟官員則警告不要將該論壇用作反華演習。去年9月在匹茲堡舉行的首屆貿易和技術委員會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並沒有直接點名中國,但提到了美國長期以來對中國經濟脅迫和軍民融合政策的擔憂。

事實上,台灣政府亦正在尋求加入印太經濟架構的機會。儘管美國政府沒有針對該框架提供足夠的細節,讓台灣能夠具體制定回應與合作的方式,但台灣官員仍認為,只要印太經濟框架是美國政府印太戰略的一環,那台灣仍會密切關注該架構之發展。

台灣去年在中國提交CPTPP申請書後,不到一周亦申請加入。一些相關人士分析,中國的加入可能會削弱CPTPP的標準。但日本和新加坡官員上周承諾會維持CPTPP的規則。

日本貿易大臣萩田晃一和新加坡貿易大臣顏金勇都表示,他們將致力於建立一個遵守規則且自由公平的貿易體系,維持交易的高標準;並擴大加入一些能夠完全滿足、實施和遵守這些高標準的經濟體來成為CPTPP成員。迄今為止,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表示支持中國加入CPTPP;相對來說,日本政界與官僚則表達對台灣加入CPTPP的支持。

除了台灣外,英國也在為申請加入CPTPP做積極準備,並已正式進入申請加入該協議的程序。英國議員考欽斯基(Daniel Kawczynski)在上週表示,英國的申請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另外,韓國也表示近期將提交加入CPTPP的申請。

 

 

 

本文譯自:

  1. Chamber rep Digital deal should be ‘front and center’ in Indo-Pacific framework -----Inside U.S. Trade’s
  2. httpsinsidetrade.comtradeeyes-asia-tai-talks-framework-south-korea-taiwan-asks-join-----Inside U.S. Trade’s

 

----鍾易儒編譯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