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印太經濟架構是對抗中國的印太戰略關鍵
發布日期:2022-02-15
以美國為首的印太經濟架構是印太戰略的核心,該戰略旨在加強美亞關係以對抗中國。近月來,華盛頓反覆強調,印太經濟架構是對大眾期待美國領導該地區經濟的回應。
甫公布的印太戰略報告就強調,美國日益關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原因在於,美國與盟友在該區面臨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的挑戰。中國正結合經濟、外交、軍事和科技實力,在印太地區尋求勢力擴張,藉此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大國。
中國的脅迫和侵略遍及全球,但在印太地區最為嚴重。美國的目標不是改變中國,而是塑造其運作的戰略環境,在世界上建立一個對美國、盟國與合作夥伴的共同利益與價值觀最有利的平衡。
具體來說,通過印太經濟架構,能加速強化該地區的經濟一體化。美國官方表示,印太經濟架構是「創新」,並專注於「快速技術轉型」以及「即將到來的能源和氣候轉型」的一個架構。
印太戰略報告也提到,作為政府印太行動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將在2022年初開啟新的伙伴關係。以促進高標準貿易、數位經濟、提高供應鏈彈性與安全性、促進透明準基礎設施投資,並建立數位連結,希望藉此加倍強化美國與印太地區的經濟連結。
雖然美國政府至今尚未說明哪些國家將成為該架構的一部分。但美國已向日、韓、新加坡、澳洲、紐西蘭和馬來西亞等國提到印太經濟架構。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和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未來的印太經濟架構中,主導大部分的布局與實踐。
根據該戰略報告,印太經濟架構將確保包括「勞工和環境的高標準」以及「跨境數據流動」的數位經濟規則;並且,美國還將推動有彈性和安全的供應鏈,並提高供應鏈透明度。拜登政府承諾,將對印太地區的脫碳與基礎設施增建等相關建設進行額外投資。美國更承諾為新的「美國-東南亞國家聯盟倡議」提供1億美元。
此外,當一位高級政府官被問及,印太經濟架構是否會讓那些希望美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人失望時,該官員堅稱,美國與印太地區的經濟關係是該地區計劃的「基礎」。
雷蒙多認為,印太經濟架構在某些方面將比傳統的自由貿易協定更強大。儘管細節很少。本月早些時候,美國貿易代表處副手莎拉(Sarah Bianchi)表示,印太經濟架構將會包含「具約束力」的承諾。
最後,本次的印太戰略報告,還反映了美國政府對數位經濟和新興技術的關注。美國希望在關鍵新興技術和網路科技等問題上與印太地區國家合作。特別是針對中國的部分,基於國會正試圖協調參眾兩院有關美國對中國先進技術保護的競爭法案。這些法案旨在保證美國對半導體等關鍵技術的研究和生產維持領先地位,並在與中國的競爭中持續領先。
本文譯自:
White House: IPEF key to Indo-Pacific strategy in countering China-----Inside U.S. Trade’s
----鍾易儒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