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出現停滯性通膨警訊 當局該怎麼因應?

發布日期:2022-05-04

經濟日報 編譯/任中原

面對通膨居高不下,加上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負成長1.4%,美國民眾有理由焦慮。問題在於,這種情境究竟只是「過渡性」,還是停滯性通膨或經濟衰退即將來臨的訊號?

比較樂觀的情況,是把上季經濟萎縮歸咎於企業調整庫存、以及全球經濟不振導致美國出口下降。美國上季消費支出與企業投資仍然增加,卻被出口劇減壓倒,且國防支出減少也吃掉經濟成長。美股表現未受到上季GDP數據的拖累,顯示投資人預料未來景氣將會反彈。

但從悲觀面來看,上季GDP意外負成長,幾乎讓華爾街所有經濟學者都大吃一驚。上季聯準會(Fed)也仍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3月底才首次升息1碼。然而,上季消費者的產品支出卻持平,民間投資的成長速度也減緩。

上季GDP萎縮的同時,又碰到通膨加速上升。GDP平減指數年升率攀高到8%。Fed所重視的個人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3月年升6.6%,遠超過2%目標。經濟成長減緩,加上通膨升高,這種情況稱為「停滯性通膨」,這是年輕一代未曾有過的經歷。雖然單單一季如此,還不足以確認「停滯性通膨」來臨,但這種趨勢的確不妙。

美國經濟出現停滯性通膨跡象

另一項不利的消息,則是實質可支配所得已下降一年之久。之前由於聯邦政府對家庭提供鉅額的現金補貼,使去年第1季的家庭可支配所得激增,但之後這些補貼以及名目工資的增額,都被通膨升高吃光。正因如此,儘管美國就業增加,多數民眾卻仍缺少幸福感。

消費者有理由覺得自己變窮,且開始動用疫情期間累積的儲蓄,證據是第1季儲蓄率降到6.6%,低於去年第4季的7.7%,而令人擔憂的則是實質工資不增反減,可能使未來幾個月的實質消費減少,可能拖累經濟陷入衰退。

華爾街日報社評指出,這項訊息對白宮及國會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避免採取任何「反成長」的政策,尤其是不宜加稅,以及暫時不要採取新的管制性法規。不幸的是,拜登並未收到這項訊息,他在GDP報告公布後將問題歸咎於「技術因素」,並表示經濟「面對歷史性的挑戰之際,仍持續強韌」。

至於Fed,應該維持現行的「反通膨」路徑。如果現在退卻,將損及民眾和市場對Fed壓制通膨的信心,從而導致停滯性通膨,於是Fed又須再度緊縮,形成自我強化的循環。因此Fed現在必須除惡務盡。


相關連結: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381/6284050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