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發表2022年白皮書

發布日期:2022-08-01

今年是工業總會第15度發表白皮書,在去年的白皮書,我們共提出206項建言,根據調查統計,對政府回復的滿意度達6成以上,這是政府上下共同努力的成果,在此特別表示由衷感激,也要特別感謝國發會綜整各部會的回覆意見,對於產業界的建議給予詳盡的回應與說明。

過去五年,台灣順利度過美中貿易戰以及疫情考驗,受惠於轉單效應以及巨量投資,持續蓄積經濟能量。但面對台灣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隨著產業發展應運而生的問題也逐漸擴大,亟待克服。例如台商回台投資雖然帶來大量資金與工作機會,但五缺問題卻更加嚴重;雖然人均GDP已逾3萬美元,達到已開發國家水準,但台灣的軟硬體基礎建設品質有待更新與提升;再者,台灣專利數量名列世界前茅,但許多關鍵技術仍掌握在先進國家,距離成為科技大國尚差最後一哩路;還有台灣的大學密度居全球之冠,但學用落差大,就業市場供需失衡;又,台灣儘管在全球產業鏈扮演舉足輕重地位,但卻長期被排除在國際區域經濟組織之外。凡此種種都影響到台灣經濟與產業健全發展。換言之,台灣經濟已到了需要轉骨的關鍵時刻,唯有如此,產業才能維持穩定發展,讓我們真正邁入已開發國家之林。

因此,我們今年白皮書的主題是「轉骨」,期望讓我國在變局中趁勢而起,在經濟發展、產業體質以及生活水準等面向脫胎換骨,並掌握新情勢與新經濟下的發展契機。

今年的白皮書,我們仍從「產業發展」、「能源暨環境政策」、「賦稅暨金融政策」、「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國際經貿」、「兩岸政策」、「智慧財產權」、「青年政策」等八個單元分別闡述針對國內外政經情勢變化,總共提出了74個議題,208項政策建議,期望政府採納,營造良好的投資經營環境。我們也在此特別提醒,台灣當前必須特別留意「產業失衡」、「能源挑戰」、「人口危機」、「通貨膨脹與供應鏈變化」、「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風險」等五大風險的發展走向,期待能找出正確的對應解方一一克服。今年我們歸納出九大建議方向:

  1. 「推動台灣成為區域運籌中心」
  2. 「打造陸海空新興產業體系」
  3. 「加速基礎建設更新速度」
  4. 「多元布建新能源,確保穩定供電」
  5. 「全力推動低碳轉型」
  6. 「解決人口危機與人力資源不足之困境」
  7. 「協助產業應對通貨膨脹與供應鏈重組」
  8. 「掌握國際經貿趨勢,強化新南向政策效益」
  9. 「重啟兩岸對話,恢復民間互動交流」

一、推動台灣成為區域運籌中心

近年來,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可信賴的合作夥伴,且台商回台帶來大量投資,應藉此機會,打造台灣成為區域運籌中心,結合台灣的軟硬實力,盼達到產業創新、人才流動、服務業與金融業接軌國際的終極目標,推動台灣在經濟體質、產業結構與生活水準全方位的提升,促進台灣經濟與產業全面轉骨。

我們可以利用長期以來西進與南向製造基地的優勢,成為全球進入亞太供應鏈的關鍵樞紐(Hub),讓台灣不僅成為高階製造中心或是半導體中心,也能在亞太產業鏈中扮演資源整合(Integration)的功能,成為區域中指揮調度、資源分配的中心,並且藉此深化與全球連結,期使台灣經濟與產業結構朝向多元化發展。

除目前政府推動的「亞洲高階製造中心」與「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外,我們建議區域運籌中心應納入智財中心、營運總部中心、以及資產管理中心。

在智財中心上,期望政府早日通過新一期(第二期)智慧財產戰略方案,並設置「智慧財產發展基金」,進一步完善智財管理體制及擴大專利科研價值,讓智財價值極大化。同時完善智財權司法保護、公司治理智財法遵制度;調和我國設計專利制度接軌國際之差異,強化智財爭端解決服務,讓我國成為智慧財產權的營運樞紐。

在營運總部中心上,我國已有設立營運總部優惠措施,建議應積極鼓勵外資在台成立區域總部,設置研發及人才訓練中心,朝符合台灣經濟發展之方向進行海外招商引資。有鑒於控股公司可扮演企業集團的營運總部角色,建議政府訂定產業控股法,協助台灣企業得以比照金融控股成功發展模式,以「產業控股」的模式,促進內部資源整合及提升整體營運效率,持續拓展空間,延伸經營領域,更進而提升企業集團整體綜效及競爭力,成為具國際競爭力之跨國企業,並達到持續投資台灣、深耕台灣之目標。

在資產管理中心上,儘管在短時間內,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與優勢很難被取代,但可從金融中心下的資產管理中心開始著力推動。我國的資本市場中,科技產業占比極重,在亞洲資本市場中極具特色,應該利用現有的優勢,打造台灣資本市場,成為區域的科技籌資中心;台股殖利率在全球位居前茅,吸引國際資金進入我國市場,政府應加速資本市場法規的革新,推動我國成為資產管理中心,進而成為亞洲的科技和創新中心。

二、打造陸海空新興產業體系

台灣迎來投資熱潮,政府更須加大力道促進更多關鍵零組件與重要材料產業來台投資,對於完善科技產業體系將帶來正面幫助。由於在資通訊產業的堅強實力與整合能力,跨界整合與擴大應用領域一直是台灣產業強項。建議政府在半導體、5G通訊產業外,加強力道推動陸(電動車)、海(離岸風電)、空(太空、低軌衛星、無人機)等新興產業,讓中小企業有機會切入並參與高附加價值的供應鏈,將有助於提振整體產業競爭力,才能完善台灣產業結構,進而促使生產資源獲致合理配置與有效運用。

在電動車領域,政府應針對電動車產業發展制訂更完整政策,訂立明確目標,並完善製造基地的軟硬體基礎建設以及人才培育,取得在全球電動車市場與製造鏈中優勢地位。同時打造友善電動車使用的環境,並訂定電動車充電相關專法或條文,讓電動車相關產業可以在台灣穩步紮根。

在太空與低軌衛星產業部分,2020 年全球太空經濟產值達到3713 億美元,低軌衛星產業又是其中成長最快速的領域。低軌衛星中,地面設備與應用服務占比最高,也是台灣產業最有利基的市場。政府應進一步擘劃太空產業未來發展願景,帶動產學合作,將學研成果具體化;在對外經貿領域上,加強促進我國與先進技術國家的太空機構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產業供應鏈的運作。政府宜加快腳步設立更符合國際標準的衛星元件驗測場域,並建立太空產業廠商之互動平台,形成產業鏈以及策略夥伴的關係。

在離岸風電產業,應儘速推進國內廠商從事離岸風電海事工程,為國內廠商爭取工作權,加速產業國產化。此外,許多國際廠商在台灣興建網路資料中心,同時海底電纜也從香港改由台灣作為中繼站,建議政府完善海底電纜產業發展環境,成立跨部會單一窗口,縮短海底電纜申請流程,並成立海纜維修船隊,確保維修時效與國家資料安全。

在推動新興產業的同時,政府也應積極建構包括虛擬與實體的試驗場域,提供產學界進行測試驗證,以加速產品市場化推動速度;也建議政府獎勵外國企業在台設立研發總部,加強推動技術移轉,以精進台灣產業技術與人才素質。

三、加速基礎建設更新速度

近年來,基礎建設已成為各國競逐的新戰場,世界各國皆藉由新基建的構建,完善產業競爭力與提振國民生活水準,並期望藉此成為後疫情時代下經濟復甦的引擎。基礎建設一直是台灣產業界認為需要改善提升的項目,建議政府應多加利用基礎建設證券化、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將民間資金與思維納入公共建設推動的機制中。

在完善產業關切的基礎建設部分,台外商大舉來台投資,但交通日益壅塞,肇因於規劃年代久遠及設施老舊,同時諸多新興產業地處偏鄉,政府應儘速推動交通與路網的規劃與更新;盤點各產業園區對外交通瓶頸,加速產業園區聯外道路及停車位規劃、在科學園區銜接高速公路與港口區域增設立體化工程,以解決塞車與停車問題。

在缺地部分,建議政府透過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方式,加速開發工業區閒置土地,釋出土地或進行調整。此外,包括廠房、員工宿舍不足,政府對於國土應有更縝密的規劃,並活化舊有公共設施與廢棄公家用地及宿舍,儘速填補產業需求,完善產業園區周邊生活機能。

在能源基礎設施方面,全球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各國紛紛建立氫能戰略,建議政府加速建立加氫站的基礎設施;冷鏈系統建置也因生活型態轉變而蓬勃發展。在建置冷鏈物流園區時,政府應加強「冷能」在冷鏈體系的運用,達到循環經濟、節省成本之效能。

在民生基礎建設部分,都市更新進程仍顯太慢,建議提高獎勵誘因,加速都市更新進程。為因應極端氣候日益頻繁,政府應強化水資源管理,首先須解決漏水率過高問題,建議提升用水效率,積極汰換老舊管線,導入智慧監控系統,加速改善漏水率過高的問題。同時協助農業提升灌溉效率及方式,將漏水率降至一般工業國家水準。

四、多元布建新能源,確保穩定供電

距離我國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僅餘3年時間,再生能源進度落後以及近年來重大停電事故,讓國人對於新能源進程與供電問題感到憂心。同時為達淨零排放目標,加上台灣電力需求持續增加,近來俄烏戰爭的衝擊,更讓各國重視能源安全議題,強化新能源的開發,期望在能源取得多元化,確保供電安全無虞。

政府能源政策應重新檢討評估未來10年的電力需求,且所有能源不論是燃煤、燃氣、再生能源,還是核能、氫能、冷能都應列入考量,俾規劃最適切的能源發電結構;配合台灣產業發展,參考國際能源署(IEA)全球能源配比,訂定能源分期目標,才能長期兼顧穩定供電與減少碳排的目標。

由於零排碳的核電有助於增加電力調度彈性,政府應審慎評估讓現有核電廠延役,扮演備載能源的角色,同時參考法國發展新一代小型核能設施的可行性做法。零排碳的核電,可作為基載能源,不宜貿然從能源選項中排除。

再生能源發電條件受外在環境因素限制,建議政府應加速再生能源開發計畫之規劃與加強執行相關開發作業,並研擬增進再生能源發電效能之相關配套;加速天然氣基載機組及接受站、電網輸變電設施建置等能源建設的推動進度;除了既有的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外,未來氫能、地熱也應納入能源配比的選項,並完善相關配套措施。

2017年以來,全台遭遇多次大停電,凸顯南電北送輸電線路的脆弱性,強化電網的韌性,才能降低未來停電的風險。建議重新檢討電業法綠電先行及優先併網原則,不應在輸配電網未尚達到綠電可健全調度下,貿然調降穩定之火力發電基載,並審慎評估北部電廠延役的可行性,將電網法定備用容量提高到20%以上,以確保北部區域供電穩定;並配合再生能源發展時程,適時擴充電網轄區之併網容量,俾利達成再生能源發展目標。

我國尚未建置大型儲能設備,宜加快儲能設施的設置容量及進度,才能增加供電調度與系統穩定度。同時應重新擬定電源調度方案以及強化教育訓練,避免因操作失誤等人為因素,導致電廠跳機、分區停電的事件再次發生。

五、全力推動低碳轉型

國發會在今年3月發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並規劃十二項重要策略,建議未來在執行上,應務實規劃對應資源與輔導措施,達到引導產業轉型、改善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

由於「淨零排放」路徑圖各項政策措施,主要仍聚焦在引導碳排放大戶推動節能減碳與揭露溫室氣體盤查相關資訊等,期望對於中小企業能有更多的輔導措施,建議政府儘速擴大驗證量能,協助中小企業進行碳盤查,並以政策獎勵措施,鼓勵企業投入淨零排放;協助中小企業理解淨零碳排議題之重要性與帶來的影響。

在法規制度層面,建議加速推動碳排放交易制度,包括儘速完成排放額度核配與交易辦法,並參照歐盟針對大排放源採行碳交易制度、小排放源採行稅費制度,達成共同承擔減碳責任,以提高減碳效果。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部分,全球僅有歐盟與其他12個國家宣布淨零碳排入法。由於我國現階段邁向非核及綠電資源不足,宜先觀察其他國家落實執行淨零排放的成效及國內綠能的進展,再決定是否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入法。

關於產業關心的碳費問題,徵收對象應擴及所有事業與民生,以直接與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者為對象,修法需掌握公平性原則,避免對同一排放源同時實施總量管制碳交易與課徵碳費,達成政府管制之排放量目標者,應予免徵或減徵、碳費徵收應確保產業公平競爭,費率應不高於主要競爭對手國,並避免碳洩漏、對尚無替代性低碳技術或低碳原物料可應用者,應予免徵。考量企業負擔能力及國際競爭力,建議碳費費率應先低後高分階段滾動檢討。

在國際接軌方面,盡速建構歐盟方面核可的國內第三方認證機構,加速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碳排數據資料庫,以利我國碳中和機制與國際碳盤查接軌。

六、解決人口危機與人力資源不足之困境

全球先進國家皆面臨老齡少子化的問題,但台灣特別嚴重。美國中情局(CIA)在2021年發布的總和生育率(fertility rate)預測數據,在全球227個國家與地區中,台灣的生育率為1.07,名列全球倒數第一,引起各界震驚。台灣在1981年有41萬新生兒出生,去年僅有約15.4萬人,長期下降趨勢相當驚人,如同滴水穿石,侵蝕台灣國家根基。對於台灣社會、產業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需要以前瞻思維對症下藥,跳脫既有格局思考,找出解決之道。

愈來愈多數據顯示,獎勵生育方式對生育率的提升並不能成為絕對影響因素,低生育與低薪、高房價、家庭債務占比等社會現象有關。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曾倡導,改善生活品質,包括改善居住空間、休閒時間、生活滿意度後,或許出生率就會出現反彈。近年來,愈來愈多的國家改弦更張,逐步從獎勵生育的角度轉於營造快樂、宜居的居住環境著手,增加人民的幸福感,進而帶動生育率的提升。政府應思考從「建立宜居環境」與「強化個人效率」著手,推動整體社會的正向循環,包括大量興建社會住宅,讓家庭債務減輕,進而縮小貧富差距;在教育上,推動平等、適性教育,產學間緊密合作,避免產生學用落差鴻溝,「打造宜居社會、快樂國度」可能才是提高生育率的根本解決之道。拓展與擴充人力資源是治標,但遏止人口數持續下探才是治本。挽救人口危機,要追本溯源,摒棄短期煙火式的措施,才能找到解決之道。 

在挽救生育率方面,除目前推動的育兒津貼等政策,建議加速研議將幼兒教育納入國民教育的機制,減少父母負擔,提升婦女勞動參與率;並提供充分資源協助企業打造懷孕生產友善職場,讓父母親安心撫育。

在因應人力缺口部分,應針對產業實際缺工狀況,通盤檢討各業移工核配比例,放寬引進外國勞動力之限制;在台灣超低生育率的情況下,建議政府應放寬租稅及移民政策,加速推動引進國際人才政策,增加在台服務誘因,解決人口急遽下降,人力資源不足之問題。

我國近年高科技業表現出色,學校科系的設立應配合產業發展趨勢,適時增加大學基礎實用學科系所招生名額與業界師資,增加跨領域學習能力,讓各產業類別人才供需達到平衡。更須重新檢視並重建技職教育體系,加強技職師生的實作力與跨域整合力,成為帶動產業發展之重要支柱。同時,政府依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整合相關訓練資源,在各產業群聚區,針對未來產業升級需要建立公訓中心或技術教學中心,擴大非理工科人才訓練轉型,以增加產業所需之人才。

在解決老齡化社會問題上,我國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老齡化社會,及早因應新的社會型態帶來的改變,加速推動「智慧醫養」產業化,加強科技與長照整合,讓科技應用在銀髮養護上,做為未來彌補醫療勞動力不足之方式之一;推動長照與醫療產業的轉型,促使制度與法規鬆綁,推動長照產業化及科技化,提供誘因鼓勵民間參與、增加競爭與產業創新,讓長照產業儘早建立商業運行模式,解決老齡照養問題。

七、協助產業應對通貨膨脹與供應鏈重組

在產業界最關心的通貨膨脹問題上,央行與政府相關部門都須審慎因應通膨帶來的嚴峻考驗,並以政策工具協助中小企業穩定發展。 

政府在今年五月決定將汽油、柴油與水泥貨物稅應徵稅額及牛肉、奶粉、奶油與小麥等貨品關稅稅率調降方案展延3個月,產業界給予相當大的肯定。建議政府應全面掌握全球物價之波動情形,同時確保能源、原物料、糧食供應之穩定;並且檢討政府總體金融及財政政策配合調整之可能性;行政部門可考慮利用大數據資料庫,建立原物料價格變動模型,俾利產業預測重要物價指數波動情況。產業界也希望政府採購環境能夠更加符合社會發展現況,並應依物價滾動式修正,修正相關政府採購規定,以符合實際物價波動情形,讓廠商能保有合理利潤。

全球供應鏈重組,產業界在海外發展愈來愈重視在地經營與軟硬體整合,並且趁勢將台灣的製造與商業模式輸出,但在國際經營上面臨的問題與以往也有所不同,對於產業海外發展帶來更多與以往不同的挑戰。政府在對外經貿政策上,除了協助產業探尋新的生產基地、商機媒合,也應積極參與國際數位貿易規範的制定,讓我經貿版圖更加完整,確保我方利益。

除此之外,政府與民間應思考有組織、有計畫的海外投資。藉由籌建海外台灣工業區,提供完整配套措施,促進上中下游供應鏈的完整,強化全球生產基地、供應鏈的多元性,並加強與在地供應商之夥伴關係,強化海外供應鏈的韌性。

八、掌握國際經貿趨勢,強化新南向政策效益

RCEP於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會員國涵蓋全球約30%的GDP與人口數,也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協定。對於台灣而言,因兩岸關係在短時間內恐難加入,但是新南向政策目標國與我國重要經貿夥伴多包含在內,且我國與中日韓等國,在許多出口產品品項重疊,包括石化、紡織、塑膠製品都立即受到影響,須審慎以對。由於大企業在海外布局有成,較有能力進行產線調整因應,但中小企業可能需要政府協助以策略聯盟或是群聚方式至東協國家布局;產業也必須以分散出口,或加強產品競爭力因應未來的挑戰。

新南向政策從推動至今已五年餘,在人才交流及產業合作上皆有可觀成果。建議行政部門積極運用法人智庫研析成果,協助業者拓展新南向市場,有序地驅動後續產業合作契機,除維繫產業長期交流機制,協助有意前往新南向國家的中小企業降低南向風險。我國在推動新南向政策時,更須留意各個國家在RCEP扮演的上中下游位置,並從產業鏈體系,建構各國推動計畫的策略地圖。

同時也須強化與新南向國家在糧食安全整體計畫之合作,確保糧食在面臨極端氣候或地緣政治衝突等風險發生時能供應無虞,並加速推動新南向國家之農業綜合示範區,將我國的農技、肥料、農藥與農機產業優勢,透過新南向政策,導入當地,發揮實質影響力。

數位貿易為全球經貿體系帶來巨大變化與挑戰,已成為各國在區域整合的重要合作議題。建議政府透過雙邊交流的方式參與及進行合作,包括已與我簽訂經濟協定的新加坡、紐西蘭,或是在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下與美方進行磋商,確保我國在數位貿易領域有穩健進展。

九、重啟兩岸對話,恢復民間互動交流

俄烏戰爭讓全世界深刻感受戰爭的殘酷及其所帶來之嚴重傷害,我們須以俄烏戰爭為殷鑑,避免兩岸戰爭之發生。經濟學人雜誌曾在去年將台灣列為「世界最危險的地方」(The most dangerous place on Earth),在確保我國主權完整的前提下,「能戰也要能和」,兩岸應重啟對話機制,恢復民間交流,減少對於情勢的誤判,才能使台灣在和平局勢下持續穩定發展,並促成區域的穩定和平。

今年適逢兩岸香港會談三十周年之際,台灣政界對於共識議題爭論不休,朝野各黨對於兩岸關係,也試著找出新的論述,找尋兩岸對話基礎。對此,產業界不預設立場,樂觀其成,但希望國內各黨派能先尋求共識,並在既有的基礎與累積的資產上,恢復兩岸對話,化解因情勢誤判帶來的風險,進而在社會、文化、產業上進行交流,化解兩岸日益上升的敵意螺旋。

產業界長久以來專注生產,不涉及政治事務,因為深信產業專注於經濟發展,帶來的效益有助於解決政治分歧。但在我國歷史上,1995年台海飛彈危機時,工商團體曾希望訪問大陸化解危機,最後因諸多因素未能成行。鄰近的日本,藉由工商團體推動經貿外交的經驗可供我國參考。

今年適逢日本和中國建交50週年,日本政府便決定委請日本最大工商團體「日本經濟團體連合會」(經團連)設立任務型的執行委員會,促進日中交流,期盼透過產業交流達到讓日中關係和緩、擴大雙方經貿交流,營造雙方友好關係與氛圍。這並非首次經團連出訪,在過往日中重要歷史場合,經團連皆成立促進日中交流執委會,從經濟與產業層面著手,和緩日中關係。在兩岸關係如此嚴峻之時,從產業層面交流將有助於營造友善氣氛,或許可以做為破冰的起手式。

目前兩岸並非沒有溝通話題與合作空間,應以「民間先行、政府支持」方式,從產業與民生等議題進行交流與對話。因疫情關係,目前兩岸僅剩北京、上海、廈門、成都四個兩岸直航航點,建議政府應儘速與大陸展開協商,就後疫情階段兩岸交通如何恢復便利進行協商;同時,在放寬境外人士入台限制時,陸籍人士與其他外籍人應一視同仁,讓兩岸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人員能正常調動,進而恢復兩岸正常商務活動。

近兩年多來兩岸因受疫情影響無法正常交流,建議政府以務實態度,在不違背既有兩岸協議架構的原則下,委託甚或授權具公信力、且陸方接受的民間組織,例如農產品檢驗檢疫、食品進口大陸新制、大陸台商投資爭端等議題,與陸方有關單位進行溝通與協商,以因應兩岸亟待解決的經貿事務,並協助企業排解與大陸間的投資貿易障礙。

結論

台灣經濟表現亮眼,但國際情勢變幻莫測,擁有安全、和平、永續的生存發展空間,其重要性無可取代。唯有如此,所有亮麗的經貿數據才會具有意義與價值。

儘管在地緣政治風險下,世界一分為二,但中、美兩國對於台灣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仍無可取代。從過去數年來各項統計數據,以及本會的調查都顯示,與美中兩國保持等距交往,對於產業乃至於國家安全,可能是最穩健的戰略選擇,也是當今的多數民意。重啟兩岸對話,將有助於化解日益上升的敵意螺旋,有其必要性與迫切性。

全球化進程或許受挫,但區域經濟整合、淨零碳排等全球關注議題仍按照既有步伐前進,台灣也應掌握全球發展趨勢,確保在疫情後仍能保有產業優勢地位,並將經濟的亮眼數據轉化為提升人民整體生活水準的引擎與動能,更是長期的社會工程,須政府與民間共同思考與努力。


出處: 工總新聞稿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