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能源危機 新興市場是頭號受害者
發布日期:2022-10-27
工商時報 鍾志恆 2022.10.27
國際能源署(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25日警告,在能源價格持續飆漲之下,美國所受影響並非最大,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才是首當其衝。
他強調頭號受害者將包括非洲、亞洲與拉美等石油進口國,因為美元走強已令這些國家貨幣大幅貶值,再加上油價走高,只會令相關國家的能源進口成本不斷大增。
國際貨幣基金(IMF)5月調降石油進口國的經濟成長預測,就是因為能源價格走高,讓這些早已面對包括高通膨、全球貨幣緊縮、新冠疫情以及戰亂等各種考驗的國家,承受更大的經濟壓力。
即使是歐洲等已開發國家,因俄羅斯中斷供應而導致天然氣短缺,冬季要面臨能源危機,英國能源商國家電網(National Grid)即警告冬季可能停電。
比羅爾說:「我們處在首次真正的全球能源危機之中。我們的世界從未經歷過一場能源危機是如此嚴重而複製化。」他強調,只要俄烏戰爭持續下去,石油市場走勢就將會繼續震盪。
儘管美國要求產油國增產來協助恢復全球經濟發展,但產油聯盟OPEC+仍同意11月開始每天減產200萬桶原油以刺激油價回升。
比羅爾指這減產決定是「前所未有」,因為OPEC+行動就像只管自己目標而不在乎別人。但能源價格大漲後會令經濟陷入衰退環境之中,這對石油買家或賣家都不利。
他預期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價格將繼續走高,因為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同時,歐洲需要進口更多能源來滿足需求,但能供應市場的新產能卻非常少。亞洲區LNG價格已是過去五年均值的5倍,估計明年將會漲更高。
但他認為這場能源危機,反而有機會促使各國增加經費去推動潔淨能源的發展,以進一步擺脫化石燃料的依賴。
相關連結: https://ctee.com.tw/news/global/74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