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各國減排計畫仍不足以達成巴黎氣候協定目標
發布日期:2022-10-28
2022-10-27 15:56 經濟日報/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
在聯合國下月將在埃及召開氣候峰會前夕,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發布的報告警告,各國政府計劃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仍不足以避免會帶來災難的全球暖化,2100年的地球溫度仍將仍比工業化時代前高出攝氏2.1~2.9度,無法壓在攝氏2度以下。
UNFCCC在分析所有國家的氣候計畫後指出,雖然去年已取得部分進展,各國政府仍須在2030年前要有更多作為,才能把全球溫度升幅限制在攝氏2度,理想情況則是攝氏1.5度-這也是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所設定的目標。
UNFCCC執行祕書斯帝爾(Simon Stiell)說,好消息是現在的預測顯示,2030年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不會增加,但壞消息是,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仍未顯示迅速減少的趨勢,而這是科學家認為在2030年前的必要情況。
氣候科學家估算,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在2030年前砍半,到2050年時必須完全消弭,才能讓2100年前的溫度升幅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若升幅高於這個水準,將帶來災難後果,目前的溫度比工業化時代前高攝氏1.1度,已造成許多不可逆轉的改變。
報告指出,若各國的減排溫室氣體計畫全數執行,2030年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將相當於524億公噸的二氧化碳,暗示排放量可能會在2030年前攀峰,但還是比限制溫度升幅所需的門檻超出160億公噸。去年UNFCCC估計排放量會持續增加,到2030年達到549億公噸。
報告說,預估到2100年氣溫升幅的區間很大,主因是各國能否執行減排計畫的不確定性,若各國到2030年的減排量不足,之後就必須更積極減排,才能阻止全球暖化。
世界氣象組織(WMO)在26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各國企圖心強烈的企業承諾,卻和實際溫室氣體排放量形成鮮明對比。去年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三種主要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全都創新高,去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幅遠大於過去十年的年均值,且今年持續增加。
WMO指出,去年甲烷濃度的增幅也是40年前開始估算以來最大,在在顯示世界正朝錯誤的方向前進。
相關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6719289?from=udn-catelistnews_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