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業供應鏈回流趨勢增溫
發布日期:2022-11-07
2022-11-03 駐美投資貿易服務處
綜合美媒11月2日報導,德勤管理顧問公司(Deloitte)頃對305間運輸及製造業者進行調查,其中約62%製造業者反映已開始將其產能回流或轉向近岸外包;美國企業2022年總計將回流近35萬個職缺,高於2021年26萬個;回流趨勢將影響2025年亞洲至美國貨運量減少20%,並於2030年減少至40%。
全球企業多年來研議將生產線轉移貼近美國及歐洲市場,然自新冠疫情開始後,多項因素成為回流成功重要條件,諸如全球供應鏈混亂、電商崛起、地緣政治壓力、出口限制、機器人及自動化遽增。另美國「降低通膨法案」及「晶片法案」提供大量補貼亦為關鍵因素,增加企業規劃在美國製造電動車、電池、晶片及液化天然氣等相關計畫,部分企業高階主管亦稱回流已成現實,並非曇花一現。
彭博社指出,隨著中國供應鏈轉向其他製造中心,美國及西歐勞動供應不足及製造成本壓力,正由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進步獲得緩解,惟部分商品成本提高,最終仍將轉嫁到顧客,例如美國半導體製造成本較台灣高出44%,另美中貿易緊張情勢恐升級加劇消費者價格上升風險。高盛經濟學者指出,本年處於規劃階段的美國製造設施雖有所增加,然製造業回流是否為長期趨勢仍需要更多佐證。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