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化工及半導體業將在過渡期獲得津貼,以因應碳稅增加

發布日期:2022-11-14

2022-11-09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一、新加坡國會於本(2022)年11月8日三讀通過「碳定價(修正)法案」。星國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表示,推動新加坡去碳化進程中,為維持國家競爭優勢,星國政府將在過渡期提供能源密集型產業津貼,以減輕業者的碳稅負擔。該產業過渡架構適用於「能源密集型外貿(Emissions-Intensive Trade-Exposed)」領域,例如化工及半導體等產業。
二、傅海燕部長指出,提供津貼將有助緩解業者對於短期競爭力下降的憂慮,支持業者減排及投資潔淨技術,避免企業將業務遷移至其他氣候政策較寬鬆國家。該津貼將協助企業抵消部分碳稅,金額多寡視業者的節能表現及減排計畫等,且將僅津貼現有投資,以協助業者向低碳化轉型。低碳作業津貼期限則視國際情勢及去碳化科技的發展進程。
三、針對碳稅調高可能推動水電費上漲,傅海燕部長表示,星國政府於2019年開始徵收碳稅時,即提供受影響家庭水電費扣抵。目前星國每年徵收2億星幣(1.43億美元)碳稅,但2022財政年度的水電費扣抵已達5.8億星幣(4.14億美元)。另星國政府亦正檢討現有計畫,例如「氣候友善家庭計畫」,鼓勵更多家庭改用節能及省水電器,以緩解長期水電費增加的壓力。
四、目前星國碳稅為每公噸溫室氣體5星幣(3.6美元),2024年及2025年將調高至每公噸25星幣(17.8美元),2026年及2027年進一步調高至45星幣(32.1美元),預計在2030年調高至50至80星幣(35.7至57.1美元)。據估計,新加坡4房式組屋家庭的水電費在2024年時,每月將增加約4星幣(2.9美元)。星國政府將持續透過水電費扣抵等方式,協助民眾因應費用上漲的影響。
五、新加坡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部長劉燕玲表示,星國政府已明確列出至2027年的碳稅金額,亦制定稅率範圍至2030年,盼有助於企業制定商業決策及去碳計畫,以順利向綠色轉型。星國已承諾於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每年6,000萬公噸,且最遲於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相關連結: https://www.trade.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pid=752579&areaID=2&infotype=1&country=5paw5Yqg5Z2h&history=#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