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友岸外包戰略,能否成功箝制中國半導體發展?

發布日期:2023-03-07

【 由梁耀鐘綜合報導,Atlantic Council,2023年2月21日;Bloomberg,2023年3月1日】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指出,為了維持對中競爭的優勢,華府先後祭出多種經濟制裁,從擴大「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 FDPR),到聯合盟友限制對華出口半導體設備、高階晶片等產品,希望切斷中國和全球半導體的供應鏈連結,抑制其科技發展。

然而,經濟制裁是一道雙面刃,對各國產業而言,失去中國龐大市場的同時,若沒有完善配套措施,將會對企業造成巨額損失。如今,拜登總統正推動「友岸外包戰略」(friendshoring),希望在和美國擁有相同理念的國家建立供應鏈,藉此降低斷鏈風險。

友岸外包的戰略目標

友岸外包是美國財政部長Janet Yellen去(2022)年在大西洋理事會中提到的一項戰略方針。主要結合了將生産地設在鄰近消費國的「近岸外包」(nearshoring)以及將生產線拉回國內市場的「回流生產」(reshoring)兩項概念。目的是將具有戰略價值產品的供應鏈,建立在與美國友好的國家,藉此減少美國對潛在敵對國家的依賴和脆弱性。目前這項戰略已經起到一些作用。在稀有礦物方面,美國已和澳洲投資開採稀土,希望將中國在全球礦產的市占率從80%減少到60%。

然而,為了加快截斷中國半導體供應鏈的腳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Jake Sullivan在去年表示,華府會透過持續提升戰略的目標,將友岸外包的概念武器化。

儘管友岸外包最初的目的,是降低美國對中國的依賴;但近期華府的激進做法,則更偏向幫助其在美中之間的博奕中取勝。這也為美國在推動這項戰略時,帶來不少挑戰。由於供應鏈移轉並非一蹴可幾,在尚未尋得替代市場前,都會使美國更難和歐盟、日本以及其他盟友在對華政策上達成共識。《彭博社》(Bloomberg)引述美國汽車創新聯盟總裁John Bozzella的看法表示,在拜登政府通過《降低通膨法案》後,美國的汽車業及其供應鏈正發生重大轉變,該法案希望提振國內製造業,並大幅降低美國對中半導體和礦物等關鍵材料的依賴。但短期內,除了中國外,仍未有其他國家能提供足夠的礦產來滿足產業需求。

此外,過度的激進行為,也可能會引發中國更強烈的回應,這將對美中競爭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美國的出口管制已奏效?

2022年10月,美國擴大對中出口禁令,限制各國企業將美國高階晶片相關的程式、設備、人才輸往中國。數個月後,美國也說服荷蘭和日本禁止對華出口半導體製造的關鍵設備(如極紫外光微影製程)。不過,日本表示會選擇較溫和的限制措施,荷蘭也可能採取類似的回應。這反映出,美國及其盟友在對華政策上的不完全一致。美國措施越激進,恐越難獲得盟友的全面支持。

另一方面,美國也和印度擴大在關鍵和新興技術的合作。包含人工智慧、量子技術、高性能運算、先進無線設備、太空行動、防禦系統和半導體供應鏈韌性等方面,以促進技術和國防工業的發展。

此外,美國還提出與日本、台灣和韓國建立「晶片聯盟」(Chip 4),以確保該地區先進晶片的供應鏈穩定。然而,由於部分受邀國家和中國擁有密切的經貿往來,導致該提議尚未有具體形式。

中國的回應

目前為止,中國仍以防禦策略來回應美國的出口限制。除了向WTO提出控訴外,北京當局也計劃推出1,430億美元來扶植國內半導體產業,減緩禁令的衝擊。

多年來,中國一直提高傳統晶片的產量。其全球市占率從1990年到2010年增長了約10%,現在甚至到達15%,領先於日本、美國和歐洲,唯落後於台灣和韓國。中國的崛起不但削減了美國和西方企業的營收,也加強了其在傳統晶片的供應核心。此外,中芯國際也宣布,他們現在可以製造7奈米晶片。然而,在沒有先進設備的情況下,外界對此說法則是持保留態度。

理論上,中國可以更積極地回應美國的技術管制。例如限制稀土、化學原料等關鍵產品的供應,這將會影響西方國家的製藥產業。然而,此舉也會對中國的經濟造成損害,因為全球的生產、消費量可能會直線下降。

由於中國剛解封不久,考量國內經濟正在復甦階段,短期內未必會採取過激的措施反制美國;但如果華府的出口管制獲得盟友的支持,並破壞中國的現代化計劃,不排除北京屆時會採取更強勢的手段回擊。

美中關係未來發展

簡言之,美國祭出的各種出口管制,目的是希望將中國排除在全球先進晶片和其他高科技的供應鏈之外。為了應對衝擊,中國也投入更多資源打造國內半導體的生產鏈,期望達到自給自足的效果。

然而,即便是佔全球先進晶片產量九成以上的台積電,也需和美國、荷蘭、日本、中國等多國合作。在沒有國際供應的侷限下,中國若想孤軍奮戰打造先進晶片的生態系統,恐怕會遭遇不少挑戰。

美國在採取越來越激進的友岸外包戰略時,無形中也會使美中衝突的程度升級,導致兩國日後在各項領域的合作上變得更加困難,儘管拜登總統表示美中求競爭不求衝突,但現實中雙方關係仍持續惡化。


回上頁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