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貿易政策正在轉變?

發布日期:2023-03-21

以往美國的貿易政策都是由美國貿易代表署(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主導,長年代表美國與其他國家,簽署多項自由貿易協定,如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等。並以積極消除各國關稅壁壘,建立公平市場競爭規範,以及推動貿易自由化為目標。

然而,隨著中國崛起,其日漸上升的科技發展與軍事擴張,已嚴重威脅到美國的霸權地位。自從美中貿易戰開始,全球貿易逐漸轉向保守發展;直到疫情爆發後,造成供應鏈斷鏈危機,以及俄烏戰爭引起的地緣政治不穩定。上述種種因素皆促使美國走向貿易保護主義,尤其針對晶片、半導體設備等高科技產品,美國更是祭出多重手段進行出口管制。

美國商務部的影響力遽增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指出,USTR長期以來致力推動經濟自由化,並降低對貿易和投資的限制。然而,在美中關係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拜登政府藉由擴大《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 FDPR)的效力,以及頒布《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等措施,抑制中國的半導體發展,同時也鼓勵高科技產業回流,維持美國的競爭優勢。這些政策都和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 DOC)的保護與促進美國企業、技術的職責不謀而合,也造就其影響力不斷提升。

商務部近期推出500億美元的補貼,鼓勵企業在美國設立半導體廠。此外,也宣布將數十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並限制美國企業向這些公司銷售先進技術。官員們也在考慮撤銷現有的出口許可證,這將進一步限制美國對中企(尤其是華為)出售晶片和其他商品。近年來,商務部不但制定了許多針對中國科技產業的制裁,也不斷擴大美國對華的投資限制。

白宮先前宣布,美國將採取「投資」、「結盟」和「競爭」三大方面,來應對中國的貿易和安全威脅。然而,在這三項方面中,USTR主導的內容並不多。在投資方面,商務部掌握著政府用於支持美國製造業的許多補貼;而其他措施如《降低通貨膨脹法》(IRA)則由財政部主管。在競爭方面,商務部有權限制國內企業向競爭對手輸出技術,也可以採取課徵關稅等方式,來保護美國產業免受不公平貿易的侵害。

USTR的現行角色

雖然華盛頓已祭出多項針對性制裁,但仍希望持續強化與盟友的經貿關係,發揮最大的執行效果。而這便是USTR當前的首要任務。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近期走訪越南、馬來西亞、德國和巴西進行協商,並與墨西哥的經濟部長討論勞工權利。此外,USTR也與加拿大和墨國,共同商討海洋垃圾的問題,並和歐洲針對低碳排的鋼鐵,以及氣候問題進行討論。

同時,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 work, IPEF)即將迎來下一輪談判,雖然這項架構並沒有涵蓋貿易自由化的內容,但對美國而言,這仍是提升其在印太地區聲望的主要平台之一。

USTR目前正協助拜登總統推動經貿外交,不停遊說和安撫受到IRA影響的貿易夥伴,如歐盟和韓國等。也就是說,雖然USTR持續力促美國企業的利益,但它最終的目標,仍是維持國際社會對美國貿易體系的支持。所以,USTR也會透過談判或正式解決爭端的方式,調解來自貿易夥伴的申訴。

正因為如此,身為美國的主要貿易對象,歐盟和日本一直希望USTR能夠引領發聲,恢復WTO的爭端解決程序(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s)。在2019年川普總統阻止任命上訴機構法官後,對爭端解決機構的影響便持續至今。因此,如何和各國協商新的WTO規則,將成為USTR的一項重要工作。然而,USTR不僅對重振WTO不感興趣,甚至一直持反對態度。2022年底,WTO宣布將對川普以「涉嫌國家安全為由,對鋼、鋁徵收關稅」的舉動,裁定為違反WTO協議時,USTR強烈否定該項結果,並表示:「美國不會將其基本安全的決策權,交給WTO的專家。」

政策轉變,促使官僚體系改組

如今的美國日漸轉向保護主義,在這樣的變動下,無疑會促使部份官僚體系進行改組。當商務部掌握越來越大的補貼發放權力後,不排除未來會從USTR接手主導美國的貿易政策。正如同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所說,其目標是在幫助美國發明未來的科技,並將其留在國內製造。該部門也在持續加強出口管制和其他制裁,以防止技術流入到中國和其他競爭國家。

不久前,商務部和司法部成立了「破壞性科技專案小組」(Disruptive Technology Task Force),負責保護關鍵技術資產,避免被其它國家獲取和使用。專案小組的成員有來自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的官員,但未從USTR中網羅精英。

綜合上述,在國內工業利益和國家安全擔憂的驅使下,美國轉向民族主義的貿易政策,短期內不會變動。即便國內產業或其他貿易夥伴積極爭取,也難以改變其發展方向。《美國貿易內情新聞》(Inside U.S. Trade)也指出,美國全國製造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nufacturers, NAM)日前致信給拜登總統,希望當局可積極與各國展開FTA談判。NAM表示這些協議可促進美國價值觀的延伸,並針對國內製造的商品開放全面市場,創造更多出口機會,同時也可建立供應鏈韌性,來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威脅。

但華府正在建立一套新的政治和行政基礎,來鞏固其競爭優勢,就現有的制裁和政策來看,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恐會持續下去。

【由梁耀鐘綜合報導,Foreign Policy,2023年3月7日;Inside U.S. Trade,2023年3月17日】


回上頁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