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實施分散半導體供應鏈政策下,自馬來西亞晶片進口雖仍係美國最大,然2月所占比率已下跌至20%
發布日期:2023-04-11
2023-04-10
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美國實施分散半導體供應鏈政策下,泰國、越南、印度及柬埔寨可望成為2023年受惠最多的國家,馬來西亞2月份雖仍係美國最大晶片進口國(出口額9.73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下跌26.3%),然2月所占比率已下降至20%。其次為台灣,然2月晶片進口額火增加4.3%,占15%。
根據美國普查局資料顯示,美國2023年2月晶片進口額達486億美元,較2022年同期成長17%;亞洲即占83%,其中印度半導體出口額銳增逾33倍,達1億5,200萬美元,柬埔寨亦高達698%之成長率,至前所未見之1億6,600萬美元,稍低於日本之出口額(1.69億美元)。越南與泰國在美國晶片市場的市占率亦擴大,對美國之出口額分別成長75%及62%。越南已連續7個月占美國進口晶片比率10%以上。
從2月之資料分析,美國刻正透過各種方式來分散電子供應鏈,包括蘋果逐漸將iPhone生產轉移至印度等地。傳統晶片封裝重鎮馬來西亞仍在美國晶片進口排名高居第一,但2月所占比率已下降至20%。美中關係惡化,迫使兩國重新思考其在晶片領域之供應策略。美國官員已對過度依賴臺灣、韓國表示關切。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