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會員採用新程序推動爭端解決機制改革

發布日期:2023-04-13

WTO爭端解決機構(Dispute Settlement Body, DSB)於今(2023)年3月31日舉行會議,會中主要討論近期WTO爭端解決機制改革進展。在本場會議中,瓜地馬拉代表127國會員提案,呼籲填補WTO上訴機構成員空缺。提案會員擔憂目前爭端解決機制的狀態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有超過20個代表支持該項提案,強調二審制爭端解決機制對維持穩定及可預期之多邊貿易體系的重要性。惟,美國依然不支持該項提案,並重申對上訴機構的不滿,同時呼籲對爭端解決機制進行根本性改革。

 瓜地馬拉主張改革討論不應妨礙上訴機構之運作,會員應遵守《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瞭解書》(Understanding on Rules and Procedures Governing the Settlement of Disputes, DSU)的義務,填補上訴機構成員空缺。華府方面則是希望打造一個有效率且透明的爭端解決機制,減少程序複雜性和對條文過度解釋的問題。目前WTO會員已於第十二屆部長會議(the 12th Ministerial Conference, MC12)決議在2024年恢復功能完善的爭端解決機制,但美國尚未明確表明其支持立場,使得決議是否如期落實產生變數。

 此外,為達成前述MC12決議,瓜地馬拉副大使莫里納(Marco Molina)以個人身分發起大規模非正式諮商。莫里納於會中報告目前進展,表示其已主持超過130國會員代表參與的40場雙邊會談,並建立了一個線上平台供會員提交及比較不同提案,目前已收到70份提案並開始進行小組討論。莫里納聲明此諮商並非延續美國去年主導的討論,而是由下而上的創新過程且對時程已有初步共識,目標是在WTO暑休前歸納出會員同意的解決方案,並在年底達成結論。多數會員對此方式表示贊同,印度認為應維持此程序的非正式性,建議只有解決方案成型才應向DSB報告;印尼則提出相反意見,主張應採正式程序;美國鑒於去年即發起主導一項討論程序,因此於會中反駁對該程序開放性和參與度不足的指控,表示會員可在適當的場合討論不同類型的諮商程序,但應優先考慮繼續當前的程序。

 另一方面,由於上訴機構停擺,日本經濟產業省於2023年3月10日表示,內閣已批准決定加入臨時上訴仲裁多邊協議(Multi-Party Interim Appeal Arbitration Arrangement, MPIA),此舉可能促使其他國家跟進。MPIA已經有包括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及歐盟在內的52個參與方,並在2022年12月21日做出了第一件裁決,亦即歐盟控告哥倫比亞對其冷凍薯條課徵反傾銷稅的「哥倫比亞—冷凍薯條案」(Colombia – Anti-Dumping Duties on Frozen Fries from Belgium, Germany and the Netherlands)。在該案裡,爭端解決專家小組裁決哥倫比亞違反數項GATT 1994及反傾銷協定規定,哥國因而尋求MPIA上訴仲裁。MPIA最終裁定僅撤銷其中一項小組裁定,但其他部分則仍維持小組原判,判定哥倫比亞敗訴。對此,哥倫比亞表示將遵從MPIA裁決,並認為MPIA上訴程序有助於解決爭端。

【由劉真妤綜合報導,取材自Washington Trade Daily,2023年4月3日;WTO,2023年3月31日;Reuters,2023年3月10日;Bloomberg,2023年3月9日】


出處: 中華經濟研究院

相關連結: https://web.wtocenter.org.tw/Page/120/383685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