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能源昂貴、行政效率低落、稅收繁重,是造成產業外移的三大原因

發布日期:2023-04-14

2023-04-13 

駐德國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潔淨能源網絡(Clean Energy Wire)
文號:1124040029號

據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導,德國工商總會(Deutscher Industrie- und Handelskammertag, DIHK)近日發布之調查顯示,高漲的營運成本正導致32%德國企業將新增投資轉往海外,以節約支出。與10年前調查相比,基於營運成本考量而將投資移往海外的比例則為20%,顯示德國投資環境正逐漸惡化。

DIHK認為高昂的能源價格、缺乏效率的官僚體制與行政流程、繁重稅收,係導致企業更有意願於中國或美國投資之主因,調查結果顯示,德國已不再是多數企業理想的投資目的地。呼籲政府必須提供適當的指引或方針(例如針對稅收制度),以利企業瞭解現行制度、善用優惠與各項資源。

DIHK亦主張,德國訂2023年4月15日淘汰核能並非妥當時點,DIHK主席Peter Adrian反映,多數企業認為能源供應安全尚未完全走出困境。渠表示儘管目前天然氣價格已呈下滑趨勢,但德國大多數企業能源費用仍舊過高,顯然已成企業長期頭痛問題,甚至將成為自詡為工業國家之德國所無法彌補的劣勢。渠指出,多數企業均認同應使德國剩餘3座核電廠持續運作至能源危機結束,避免能源價格反彈。

德國聯邦工業聯合會(Bundesverband der Deutschen Industrie, BDI)亦提出警告,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導致德國去工業化困境迫在眉睫,天然氣與電力成本上漲,已導致企業難以保持競爭力。另一方面,德國產業與家庭在節能上的努力,儘管成功協助德國避免2022/2023年冬季能源供應瓶頸,且能源批發價格至2023年春季已大致恢復至俄烏戰爭前水平,惟由於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特別是中國與美國)均祭出吸引投資措施,德國除須仰賴歐盟推動歐洲整體吸引投資策略外,優化本身投資環境、降低企業不必要之營運成本,亦為當務之急。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貿局

相關連結: https://www.trade.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pid=760330&areaID=4&infotype=1&country=5b635ZyL&history=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