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從自由市場轉向產業政策對亞洲的影響
發布日期:2023-05-02
自川普時期就提出「美國優先」政策開始,美國投入大量資源吸引企業回流,以支持國內製造業發展。拜登上任後,也明確表示美國需要維持技術領先地位,藉此維持對中競爭優勢。基此,華府推出《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扶植國內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生產;也藉由《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CHIPS Act)來強化半導體研發。
受到巨額補貼吸引,以及俄烏戰爭影響,許多歐盟企業也紛紛前往美國投資。歐媒《Social Europe》指出,福斯汽車(Volkswagen)目前正考慮赴美設廠,未來將有機會獲得美國官方105.4億美元的補貼,在美國國內建設工廠和創造就業機會。
相較之下,為了防止企業過度外流,歐盟也推出《淨零工業法》(Net Zero Industry Act)來因應,期望透過「碳邊境調整機制」來保護成員國產業發展。然而,《日經亞洲》(Nikkei Asia)認為,當歐美貿易政策逐漸趨向保護主義,並對國內產業發展從自由放任轉向政策性補貼時,將會對亞洲既有的供應鏈與貿易網絡造成影響,而這並不利於全球經貿發展。
保護措施對製造業的影響
為了突破美國的經濟圍堵,中國也推動「雙循環」戰略,計劃透過促進內需和自主創新,提升自給自足的能力。當世界三大經濟體都實行產業保護措施時,勢必會影響一些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由於製造業的主要競爭力在於產業規模,這會牽連到相對的成本效率,以及發展更高水平專業化的能力。日本、韓國和台灣雖然國內市場規模不大,但過去仍可通過出口貿易來彌補產業規模所需的產能。但就現況而言,由於歐美中三大經濟體的GDP佔全球約60%,製成品進口量也佔全球約五成,若歐美都採保護主義產業政策,減少市場准入程度,必對許多亞洲以製造業輸出為主的國家產生衝擊。
一方面,這些受到美歐保護主義與產業政策衝擊,導致製造業輸出停滯的國家,會在國內產業面上,遭到「去工業化」地挑戰,進而導致製造生產收益下降,貧富差距擴大、創新研發投入資金減少;另一方面,製造業的萎縮,也會影響出口製造國對美歐先進技術國家的技術依賴,進而不利於先進國在國際上的政治影響力。
此外,這也會衍生出另一項地緣政治的隱憂。由於一個國家的地緣政治重要性,很大程度取決於對全球供應鏈的參與度,一旦該國和全球的產業鏈脫鉤,其重要性也將因此下降。以中東國家為例,隨著該地區在能源供應上的重要性減弱,美國在當地的參與程度也有所下降。而台灣和韓國近年來在國際社會上能備受注目,除了地緣政治外,很大程度也歸功其先進半導體的技術。然而,華府目前正積極鼓勵高科技產業赴美布局(如台積電),倘若未來美國成功複製韓國和台灣的半導體技術,是否會降低兩國的國際影響力,仍值得外界觀察。
加強區域經濟整合
基於豐富資源和龐大內需市場,中國的競爭優勢儼然難以撼動。然而,這並非表示其他亞洲國家的製造業將無法抗衡。《日經亞洲》認為,這些國家可以藉由強化《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加速區域經濟整合,並提升地緣政治的重要性。英國已在今年3月獲得入會同意,而台灣也於2021年9月正式申請加入,未來若順利入會,相信將會創造更具價值的競爭力。
【由梁耀鐘綜合報導,Nikkei Asia,2023年4月14日;Social Europe,2023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