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經濟戰新篇章

發布日期:2023-06-06

自從美中貿易戰起,外界一直關注雙方會否「經濟脫鉤」。由於雙方經貿互賴甚巨,且中國擁有龐大勞動力,使不少外企無法全面脫離中國市場。然而,隨著中國在全球擴張,對各國經濟脅迫也愈發頻繁,以致華府不斷擴大《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 FDPR)的效力,並將多家陸企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藉此抑制中國發展。為了反制,北京日前也對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Micron)祭出禁購令,禁止國內資訊基建業者採購該企業的產品。當世界兩大經濟體的競爭趨近白熱化,未來美中的經貿走向,也成為外界持續觀察的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白宮多次表示,美國對中的出口管制是為了降低風險,並非追求脫鉤。此外,七大工業國家(G7)的領導人在5月底廣島峰會上,也發表支持「去風險」的對華政策。《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認為,拜登政府的戰略,目的是希望在根本上重塑西方與中國的經濟關係,而非全面脫鉤。

去風險化的緣起

《外交事務》指出,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始,川普政府便對多項中國商品課徵高額關稅。儘管在其任內未能減少雙方貿易逆差,但華府加重關稅的行動也改變了雙邊貿易關係。同時,川普也向美國企業發出一個強烈信號,即和中國自由融合的時代已走向終結。但在歐洲方面,由於中、歐厚實的經貿鏈結,以致歐盟當時並未響應川普的呼籲與中國脫鉤。然而,COVID-19的爆發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北京當局的「清零政策」嚴重影響製造業的出貨時程,使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在中國的投資計劃。此外,俄烏戰爭所引發的糧食和能源危機,也讓企業意識到地緣政治的重要性,其布局思維也逐漸轉向追求供應鏈穩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用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指出,中國5月份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Manufacturing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從4月份的49.2降至48.8。該指數主要涵蓋大型企業和國營企業,處於去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此外,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on-Manufacturing Index, NMI)也從4月份的56.4降至54.5,是四個月以來最低的水平。由此可見,即便北京已結束疫情的封控措施,但受到美國經濟圍堵的影響,使得國內製造業仍是處於低迷的狀態。

拜登的去風險戰略旨在實現三大目標:限制中國在具有國家安全影響的戰略領域能力;通過削弱中國在某些關鍵物料(如稀有礦物)市場的主導地位,降低北京對西方的影響力;廣泛分散企業供應鏈,以降低中國與西方貿易中斷的潛在成本。

以晶片為例,華府透過《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CHIPS Act),試圖將晶片轉移回國內生產,以降低台海局勢升級的影響。另一方面,拜登也祭出《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促使電動車廠商加速調整其電池零組件及原物料的生產布局。

儘管華府不斷釋出大量補貼,也同時擴大對華的出口限制,但《外交事務》認為,美國仍需和盟友保持協調和溝通,以確保西方國家在封鎖中國經濟戰略的一致性。

企業進退兩難的窘境

觀察相關數據,可見美中雙方迄今仍未全面脫鉤。儘管雙向直接投資有所下降,但去(2022)年兩國間的貿易創下了約7,00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中國仍然是美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加拿大和墨西哥,佔美國進口總額近20%。此外,歐洲和中國的貿易也在增長,歐盟對中國的進口量自2016年以來增長了一倍以上;出口量則增長了50%。

但細看數據可發現,去年美中貿易的增長在很大程度是歸因於價格上漲。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the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專家指出,兩國間的整體貿易增長速度,其實遠低於美國或中國和其他夥伴的貿易增長。

對中國而言,去風險化的最大影響就是外資注入。基於北京先前的清零政策和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擔憂,許多外企逐漸撤離中國,並將供應鏈轉向東南亞或墨西哥布局。然而,這些國家不論在人口規模或基建發展程度上,仍無法和中國並駕齊驅。這也為企業在轉移時,增加不少成本和挑戰。另一個現實問題是,對部份企業而言,中國市場太大、太有價值以致無法放棄。中國佔全球GDP約五分之一,其完善的基礎設施、充足的勞動力和完整的供應商生態系統,使其成為製造強國。短期內,不論是越南、印度或其他國家,都難以提供以上豐厚誘因,吸引大批外資轉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消費者對外國企業的抵制越來越頻繁。根據瑞典中國研究中心(Swedish National China Centre)的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5年間,中國境內共發生了21次抵制外企的活動;2016年至今則發生了78次。這顯示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喜歡本土品牌,且這種喜好也提升了中企對外商的競爭力。此外,中國近期擴大執行反間諜法,除了突擊搜查外商顧問諮詢公司外,也加強對外國人出境的禁令。而台海局勢日漸緊張,也使得西方企業重新思考在中國的布局。

即使中國的商業環境逐漸不穩定,但基於龐大的內需市場,許多外企仍無法全面撤出。《外交事務》指出,目前各國外企都將品牌和營運「本地化」戰略視為首要目標,希望藉此來迎合國內市場。許多公司正在構建「中國為中國」(China for China)的生態系統,在當地建立獨立營運部門,為中國市場製造,以國內消費者為目標客群。

在生產布局上,為了降低斷鏈的衝擊,以及避免美國對華制裁的影響,許多外企也在實行「中國加一」(China plus one)的策略。除了在中國生產外,也在其他國家建構另一個製造基地,防止供應鏈中斷。

結語

總體而言,美中經貿在短期內難以脫鉤,但會通過「去風險化」來進行重塑。在技術研發上,基於兩國都在尋求領導地位並限制彼此的依賴,因此未來有可能會分裂出兩個獨立的生態系統。為了分散西方國家對中國稀有礦物的依賴,華府也實施《降低通膨脹法案》來降低發展潔淨能源的潛在風險。但由於中國目前在關鍵礦物的加工方面仍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以致華府需更多時間才能完成全面轉型。

有別於川普的關稅戰,拜登採用多邊主義並結合盟友重塑經濟秩序。同時,華府也正加緊透過出口管制,以及推動刺激國內製造的產業政策,建立安全且穩定的全球經濟環境。G7高峰會日前順利落幕,未來華府如何持續和盟友合作,來實現「去風險」的目標,仍是值得各界的關注。

【由梁耀鐘綜合報導,Foreign Affairs,2023年5月24日;CNN,2023年5月31日】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