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財經專家表示,光憑亞洲貨幣基金,馬中聯手難撼美元

發布日期:2023-06-07

2023-06-07 

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

「去美元化」浪潮席捲全球,繼巴西和中國大陸宣佈不再使用美元作為結算貨幣後,多國相互之間的貿易結算,便開始避開美元,轉而使用自家貨幣。

馬來西亞首相拿督斯里安華•依布拉欣(Dato' Seri Anwar Ibrahim)在3月底出席中國海南舉行的博鼇亞洲論壇時表示,馬來西亞有意與中國大陸合作,並共同為成立亞洲貨幣基金(Asian Monetary Fund ,AMF)一事協商,將「去美元化」推上高潮。

拿督斯里安華•依布拉欣在大會上強調,馬來西亞需要減少對美元或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的依賴。同時,馬來西亞央行已經就兩國在進行貿易時使用馬幣和人民幣努力協商。

馬來西亞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多次呼籲設立亞洲貨幣基金,以加強區域經濟獨立及安全網。他表示,亞洲貨幣基金能成為很好的區域機制,因為這不僅能更好地瞭解東協成員國的實況和需求,同時亦能在適當的時間提供補救措施。

馬來西亞首相拿督斯里安華在第42屆東協峰會議上指出,對東協首腦在推進區域支付連通以及促進本地貨幣交易的宣言表示歡迎。他指這項倡議將加強本地貨幣的使用,以支持東協跨境貿易投資。他希望東協展現更大的信心和準備,抓住機遇為人民和區域帶來有利的變化。在設立2025年後願景,他認為,該願景應更加強調包容、永續、轉型和反應能力,同時提高東協的能力和效能。

安華表示,早在1990年代首次擔任財政部長期間,就曾考慮成立亞洲貨幣基金,唯因當時美元依舊強穩爰未有進展。但安華考慮現今中國、日本和其他國家的經濟實力,安華認為應該討論此事,至少考慮設立亞洲貨幣基金,其次為考慮使用本國的貨幣。

減輕強勢美元衝擊

對於首相安華鼓吹成立亞洲貨幣基金一事,馬來西亞央行總裁丹斯里諾珊希亞(Tan Sri Nor Shamsiah Mohd Yunus)表示,亞洲各國經歷了以往的亞洲金融風暴後,便加強合作建立機制,以提升本區域的金融穩定。這也意味著亞洲貨幣基金是通往這個方向的另一步。

馬來西亞國行總裁丹斯里諾珊希亞表示,亞洲各國將繼續增強現有的區域金融及貨幣機制,進一步提高亞洲區域的金融穩定。有趣的是,她並未透露亞洲貨幣基金是怎樣運作。至於可不可行,也隻字不提。

投資、貿易及工業部長東姑紮夫魯(Tengku Zafrul Aziz)則表示,首相提出設立AMF旨在減輕強勢美元對馬國的衝擊。他指出,美元目前仍然是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其次才是歐元、英鎊、日元、以及人民幣。因此,東姑紮夫魯認為安華所說的是為企業提供另一種方案,特別是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公司提供替代方案。

新聞背景:

IMF奠定美元世界地位

要談及IMF的緣由及AMF可行與否,首先要瞭解其由來,即布列敦森林制度(Bretton Woods System)。布列敦森林制度成立於1944年7月,相關體系的目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建立穩定的國際金融體系,以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重建。布列敦森林制度的核心是成立IMF和國際結算銀行(BIS)。

IMF的主要任務,是為國家提供短期財政援助,以幫助調整國際收支不平衡和維持穩定的匯率;國際結算銀行則負責促進國際支付和貨幣兌換。布列敦森林制度的特點是將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又與美元掛鉤。每個國家的貨幣都有一個固定的匯率與美元相對應,而美元的匯率則固定為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這樣的做法,奠定了美元成為世界貿易和儲備貨幣。

停止美元換黃金

然而,布列敦森林制度在1970年代初遇到了一系列挑戰,其中有美國面臨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導致美元供應過剩和黃金儲備減少。1971年,美國總統李察•尼克遜(Richard Nixon)宣佈,停止使用美元兌換黃金,這標誌著布列敦森林制度的終結。爾後,各國貨幣匯率開始浮動,而且國際金融體系逐漸過渡到現代的浮動匯率制度。

儘管布列敦森林制度已經結束,但IMF至今仍在運作。IMF在布列敦森林制度崩潰後,轉變了其角色和職責,從調整匯率和維持固定匯率制度,轉向提供財政援助、債務管理、經濟監測和政策建議等方面。

黃錦榮博士:實行AMF有心無力,無需設亞幣基金

AMF來得正是時候嗎?馬來西亞東姑阿都拉曼大學(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經濟系教授,黃錦榮博士有著不一樣的見解。若從3個層面剖析,就會發現其實AMF並沒有多大意義。

首先,IMF的作用有很多,例如為成員國提供貨幣合作、提供協商場所、維護國際間的匯率秩序、建立經常性多邊支付體系、縮短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問題,以及減輕不平衡的程度。反觀AMF,其實作用也是大同小異,不過,實行起來可能會有心無力。

根據黃錦榮博士,以3個層面去剖析,他認爲沒這個必要,因為我們原本就有IMF主導,不需要AMF。此外,他也指出IMF成立是因為二戰後通過布列敦森林制度而成立的。其作用就是確保匯率穩定,且附上固定匯率。現在已不再使用固定匯率來維持貨幣,所以一旦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都會直接反映在匯率波動上。

IMF侵犯主權論站不住腳

黃錦榮博士表示,若把時間軸拉回2023年,不說歷史只談現在,便發現大張旗鼓喊IMF侵犯主權根本站不住腳。他表示當有國家需要IMF幫忙時,IMF往往都會提出一些超高要求,如需要做好經濟結構改革、以及高利率等,才能獲批貸款,如果要以這個為理由抗拒IMF,那其實根本站不住腳。

他表示,實際上安華就是那個有份支持IMF列出的所有舉動,因為要重塑經濟結構,以及推翻官商之間的利益掛鉤。這正是安華支持IMF該做的事。

另外,雖然在亞洲金融危機解除過後,亞洲區域並未成立AMF。不過,東盟及3個國家(中國、日本、韓國)共同發起了第一個區域貨幣互換協定,名為清邁倡議(Chiang Mai Initiative,CMI),即在這個機制下,能夠解除儲備金不足的危機。

黃錦榮博士表示,好比說大馬突然因為資金外流或是貨幣緊急導致美元不足,在大馬迫切需要用到美元之際根本不需要向IMF借取,而是可以通過機制,解決短期流動性困難,補充現有的國際貨幣互換機制。他也表示,倘往根節點去看,這並非說IMF的條例是西方制定的,而是說如果願意借錢的人願意把錢借給你,當然也會有要求,而這具體也會用在適當的地方。所以,IMF會收取利息和一些要求,這與亞洲或非亞洲沒有什麼關係。

黃錦榮指出,沒必要設立AMF的另一個原因是亞洲各國都有美元儲備,且有資產流動應付短期衝擊。

無法推單一債券成阻礙

黃錦榮博士表示,若借鑒歐盟,就會發現AMF的策略不可行,因為無法推出單一債券。歐盟推出的歐元,其實整體概念與AMF類似,就是整個區域能互相援助。在貨幣或金融上,歐盟都遠比AMF走得更前,規格也更高。不過,歐元一直都有一個無法解決的毛病,那就是歐盟無法推出單一的債券,因為歐盟不是單一政府,而是歐洲各別國家聯手組成的機制。

倘歐盟要完全晉升到完全獨立的地位,甚至要跟美元競爭,成為全球最大儲備貨幣的話,那先決條件就是一定要有歐盟債券(EURO BONDS),相等於美國債券同一性質的債券。再回頭看大馬,黃錦榮博士表示,大馬的外匯儲備絕大部分是美元債券,因為美元是世上最流通最安全,且毫無阻礙的可兌換投資工具。

黃錦榮博士質疑,如果歐盟都做不了,AMF有什麼能力推出單一債券。就算真的成立AMF,為成員國提供外匯援助應提供什麼外匯呢?歐元?人民幣?黃錦榮博士表示,所謂的資金庫不是大馬投入10億令吉,人民幣投入10億令吉就能完事。其實裡面用的不是現金,而是資產。那AMF究竟要用什麼資產來充當資金庫?

最終回到原點用美債券

黃錦榮博士指出,無論做了什麼樣的舉措,只要一切還未成氣候時,最終只能回到原點。

黃錦榮博士說:「如果我們用人民幣作為轉換貨幣,人民幣的債券流通性夠大嗎?是否像美元一樣,足夠安全且隨時可兌換?如果不用美元,那換成新加坡貨幣吧,新幣確實是不錯的安全資產。不過,新加坡願意嗎?新加坡作為一個經濟體,要應付整個亞洲區,應付得了嗎?那如果用的是日元貨幣,中國會願意嗎?裡面錯中複雜的歷史關係,讓AMF難以執行。到最後,你只會發現,來來去去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用回美元債券。」

大馬是獨立經濟體,可用工具調整政策

黃錦榮博士表示,其實美國和美聯儲的政策,不會對大馬內部結構帶來動盪,因為令吉匯率的波動,有助形成有利的防護罩。大馬是獨立經濟體,大馬國行能按照自己的步伐,利用工具調整政策。

此外,黃錦榮博士表示令吉兌美元走軟不會對大馬的經濟是帶來重創。例如,馬來西亞甚至在去年實現90年代以來,最高的存款期。黃錦榮博士表示通貨膨脹的主因並不是令吉貶值,更主要原因是俄烏戰爭及糧食危機等問題。況且大馬的通貨膨脹在去年8月觸及4.78%的峰值後,如今已開始降溫,即3%左右的水準。

黃錦榮博士表示,安華大張旗鼓要推出AMF的原因,其實是有意想將大馬重新帶到國際舞臺,且作為對亞洲文明頗有迷戀的人物提出這個論調,一點也不奇怪。

大馬無AMF主導權

黃錦榮博士表示,大馬在AMF裡,頂多也只是如IMF般,是參與國的一分子。不論是AMF還是IMF,馬來西亞都有投票權,但不可能是主導地位,不過,如若往深一層去想,安華說跟從IMF就是在聽美國的調調,那跟從AMF,豈不是要聽中國的調調。調調是一樣的,只是換了另一個大國而已。

去美元化非新鮮事

黃錦榮表示,其實去美元化早已發生,因為各國對美元成為一方霸主心存不滿。美元在國際的外匯儲備,從原先的百分之百,來到現在只占60%,而用美元進行國際貿易的,也僅處在53%左右。也就因為歐盟不滿,歐元才會崛起,成為第二大全球儲備貨幣。

中國人民幣人民幣要做大做強,關鍵在於當地政府是否做好準備,大開門戶歡迎所有人都在銀行開設戶頭。美元之所以利索是因為在交易時,在銀行轉帳時,能利用定存存款轉帳,而且在自由流通下,可以任意行駛權利結算。

中國的政策難度在於還沒完善的對內政策,其次是不能隨時隨地從戶頭把錢取出來。中國的政策大方向是要穩定,不想看到匯率有太大的波動。因此,這一關會是最難通關的一環。

經濟學者:人民幣有潛在失衡及融資問題,難廣泛通用

亞洲商學院(Asia School of Business,ASB)經濟博士,Hans Genberg在接受馬來西亞《南洋商報》訪問時則表示,人民幣難以在全球被廣泛使用,主要是與潛在的失衡及融資方式有關。他表示,倘一個國家持續對中國的交易進行貿易順差,並利用人民幣進行計價和結算,該國出口商積累的人民幣餘額,將超過進口商的需要。

Hans Genberg博士表示,出口商要卸下多餘的人民幣,唯一可能是在外匯市場上出售:要麼換成可在國內市場使用的本國貨幣,要麼換成可在國際市場上使用的美元等貨幣。前者情況,可能是很難找到有興趣積累人民幣的國內機構,因此成本很高;後者則是,出口商可能更願意首先以美元計價其與中國的貿易。

有AMRO-Asia足矣

雖然區域貨幣可能用於結算區域貿易,但由於美國資本市場的規模和流動性,國際金融交易仍將主要以美元計價。

Hans Genberg博士表示,鑒於有多邊清邁倡議以及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AMRO-Asia)的存在。因此,似乎沒必要建立AMF來進行宏觀經濟監督。如果這些職能需要加強或修改,就在現有體制框架內完善,似乎比創立新機構更有效率。

Hans Genberg博士表示,美元在國際支付中展現的重要性,是通過人員利用支付做出的決定,而不是通過任何官方機構的法令進行演變的。這種演變主要是美國金融市場和美國經濟規模的結果,以及所謂的網路外部性。這意味著在交易中使用特定貨幣,會對個人或單位帶來價值。這些網路外部性,通常意味著一種貨幣將成為一體化經濟體系中的主導貨幣。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出處: 經濟部國貿局

相關連結: https://www.trade.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pid=763121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