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制裁較勁,恐提升關鍵礦物成本
發布日期:2023-08-01
「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雖已在5月完成了「供應鏈協議」的實質性談判,也讓外界認為,華府在重塑全球經濟秩序的努力上,已取得顯著進展;但鮮為人知的是,另一場無硝煙的貿易戰,其實已經悄然展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於今年七月的報導指出,隨著美中摩擦愈演愈烈,中國將以限制稀土出口的方式,做為反擊美國制裁的工具。北京在7月初已宣布,將對半導體等電子產品製造所需的鎵、鍺等關鍵礦物實施出口管制。中南海也表示,中國在不斷升級的技術戰爭中,將不再「保持沉默」;若美國和盟友加強限制手段,中國的反制行動也會相對提升。
近年來,為了抑制中國的科技發展,華府不斷擴大《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 FDPR)的效力,也將多家陸企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希望藉此截斷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對中國的技術輸送。作為反制,北京則是在今(2023)年4月,對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展開監管調查。並最終以維護網路安全為由,下令禁止國內業者採購該公司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當局表達不再保持沉默的同時,北京當局其實早已著手準備,於6月底通過《對外關係法》,針對「反制外國制裁措施行動」建立法律依據。另一方面,北京政府也在7月正式實行《反間諜法》。未來,將擴大中國安全機構的管轄範圍,收緊各種數據和網路安全規則。對此,西方各界普遍認為,這些立法係提供北京當局在將國際法應用在國內時,有更大的解釋空間;並且,透過法律戰,在國際法制框架內,反擊西方日漸進逼的脅迫。但由於上述法律的措辭模糊,以及解釋空間過於廣泛。這也致使不少外企難以評估《對外關係法》與《反間諜法》對各國在華業務的影響程度。
《對外關係法》和《反間諜法》的實施,為北京提出關鍵礦物和零組件禁令時提供合法律基礎;於此同時,也對外國進口商造成更多不確定性。《經濟學人》引述倫敦獨立經濟研究機構Capital Economics的報告表示,近期中國相關立法的目前,旨在針對西方綠能產業,尤其是電池製造商。
針對電池產業,中國商務部去(2022)年就曾提議,禁止出口用於製造太陽能電池板晶圓的鑄錠技術。由於全球電池製造業的關鍵礦物仍高度依賴中國生產。倘若實施禁令,勢必會對西方國家的太陽能技術與產業發展造成制肘;同時,也會增加國際市場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成品的需求。但近日北京宣布的禁令,並不如去年提議是針對太陽能電池的技術、而是對原物(鎵、鍺)的出口限制。由於目前中國掌握這兩種關鍵礦物全球約八成的產量,這將可能對華府的圍堵戰略帶來艱鉅的挑戰。
另一方面,除了電池產業外;在國防工業上,鎵和鍺也是相當重要的原物料。前者常用於生產半導體和發光二極管等關鍵材料的化合物;後者則用於生產可傳輸光和電子數據的光纖。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就認為,北京的此次反制,可能會對美國的國防工業造成不小衝擊,同時也會阻礙西方國家半導體業的未來發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前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表示,若未來外國對華祭出更嚴厲的高科技禁令,中方的反制措施也將隨之升級。然而,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分析師認為,中國過去曾試圖利用自身目前在稀土資源的寡佔地位,計畫以限制稀土出口作為貿易武器,威脅國際關係上不友善或不合作的國家。但最終,中國減少稀土出口,導致稀土礦因供應量減少,引發價格上漲。此舉不僅傷及中國本土電池製造商的原物料徵集,增加了製造商的成本壓力;更使得其他國家開始投入稀土礦採集與加工產業,使中國稀土礦業和本土電池製造商,遭遇世界各國投入產業後更激烈的競爭,以及各種供應鏈替代方案下,對中國稀土與電池產業的負面影響。
從北京先前對美光的制裁,再到近期各種具有針對性的立法行動,可見美中衝突已上升至更激烈的階段。雖然許多國家已開始發展自主供應鏈,美國也透過《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和《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提升與盟友在開發關鍵稀土礦物的合作;另一方面,華府也和其他IPEF夥伴達成「建立供應鏈韌性」的共識。然而,要達成此一願景並非一蹴可及,短期內恐難以使全球擺脫對華的稀土依賴。
就如北京當局所言,現在的反制措施「才正要開始」。以握有強大稀土資源籌碼的中國來說,未來若擴大出口限制,確實會對全球的晶片、國防工業等產業造成衝擊。但不可忽視的是,中國當前的經濟前景仍不甚明朗,許多中小企業減少投資及徵才,製造業也陸續外移中,導致青年就業不易,促使失業率激增。為了防止中國的擴張,華府未來也可能會再祭出更嚴厲的制裁,持續重創中國的經濟發展;但屆時兩國博弈的代價,恐將要由全球來承擔。
【由梁耀鐘、劉又銓綜合報導,The Economist,2023年7月23日;CNN,2023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