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推出「穩定幣監管架構」,流通逾500萬星幣(368萬美元)發行商須持有等值資產
發布日期:2023-08-17
2023-08-17
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一、 依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本(2023)年8月15日發布的新聞稿指出,依照該局推出的「穩定幣(stablecoin)監管架構」,在星國發行與單一貨幣掛鉤的穩定幣,倘流通價值逾500萬星幣(368萬美元),發行商至少須持有等值現金或短期政府債券構成的儲備資產,資產須以掛鉤貨幣計價,發行機構至少須擁有100萬星幣(74萬美元)資本。
二、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穩定幣係與至少一種法定貨幣掛鉤的數位代幣,旨在維持穩定的價值。倘監管得當,能保持價值穩定,穩定幣可作為一種可信賴的交易媒介,支持創新,包括數位資產的「鏈上」購買及銷售。
三、 依據上述架構,在新加坡發行的穩定幣僅能與星幣或任何10國集團(G10)的貨幣掛鉤,例如美元、英鎊、日元等。儲備資產僅能包括所掛鉤貨幣計價的現金、現金等值及三個月政府債券。資產價值無論何時均不可低於發行穩定幣的價值。發行商須由獨立第三方每月為資產估值,在其網站上披露並呈交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亦須每年進行審計並呈交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四、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亦要求發行商區隔儲備資產及其本身擁有資產,由星國持有託管服務執照的金融機構保管。倘用戶要依面值贖回,發行機構須在五個工作日內完成。發行機構不可從事其他業務活動,例如投資或向其他公司提供借貸、借出穩定幣或其他數位代幣,以及數位代幣交易等。
五、 滿足上述架構所有要求的穩定幣發行商可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申請將其標註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監管的穩定幣」,此將使用戶區分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監管的穩定幣」與其他數位代幣。
六、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副局長何恆心指出,上述監管架構旨在促進穩定幣的使用,使其成為可信賴的數位交換媒介,成為法定幣及數位資產生態系統間的橋樑。市面上亦有與商品如黃金掛鉤、加密貨幣為抵押,以及以算法控制供應及價格穩定的穩定幣,但不在該局的架構範圍。
七、 TerraUSD穩定幣於2022年5月突然崩盤引起加密貨幣市場大震盪,使全球監管機構關注該領域,多個國家地區先後進行諮詢或頒布立法草案,包括日本、歐盟、英國及香港等。
八、 全球金融科技學院聯合創辦人謝福來表示,由於資本、託管及審計等方面的嚴格要求,受監管的穩定幣將提振終端用戶的信心,此將逐漸推動穩定幣的使用率,進一步發展數位資產市場,但預期該架構的高要求將僅會吸引資本雄厚的發行商。由於全球仍廣泛使用不受監管的穩定幣,是加密貨幣交易所中常用的結算代幣,受監管的穩定幣將越來越多用於現實世界的交易,例如證券支付及結算,尤其是代幣化資產。
出處: 經濟部國貿局
相關連結: https://www.trade.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pid=766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