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正式公布行政命令限制特定企業赴陸投資

發布日期:2023-08-24

美國總統拜登於今(2023)年8月9日正式公布針對限制美國赴陸投資的行政命令;該命令指示,美國財政部應針對美國人與適用該命令的外國人間有關國家安全技術及產品的交易活動建立通報機制,並禁止進行涉及特定技術及產品的交易活動。目前適用該命令的國家僅有中國大陸,同時包含香港及澳門兩個中國大陸特別行政區。

美國財政部隨後於8月14日發布擬議法規預先通知(advanced 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 ANPRM),以進一步闡明該項行政命令之具體規範,並徵求公眾意見。按ANPRM規定,美國人或企業對中投資如同時涉及「國家安全技術及產品」與「交易行為」(covered transactions)兩大要件,當事人/企業須於投資完成後向財政部進行通報,並在符合特定條件時不得對中投資。而所謂「國家安全技術及產品」,係指半導體、量子資訊技術、人工智慧三大類別下的技術及產品;至於「交易行為」則包括股權融資、可轉換債務融資、綠地投資,以及建立合資公司等。

另一方面,ANPRM要求符合規定之美國人,須在完成交易後的30天內通報財政部,並提供交易方身份、基本營業資訊、交易期程、交易性質、交易內容、其他相關契約及協議等資料。除此之外,ANPRM明令禁止半導體、量子資訊技術及人工智慧三大類別下特定技術及產品的交易行為,例如半導體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積體電路製造設備、高階積體電路設計與生產及超級電腦;量子資訊技術包括量子電腦及其部件、量子感測器及量子網絡及量子通訊系統;人工智慧則針對將人工智慧系統與軍事、政府情報、大規模監控等用途進行整合的軟體研發交易。

目前已有若干美國盟友考慮跟進美國該項對中投資之限制作法,例如歐盟執委會即表示將持續關注該項政策之發展,期待與美國就此議題進行合作,並預計於今年年底提出限制赴陸投資之立法草案。同時,由於英國近年持續評估投資行為的潛在國家安全風險,因此將考慮仿效美國新措施,並正在調查國內特定部門業者的赴陸投資狀況,以供後續研議並作為政策參考。另外,德國經濟部亦表示,將積極參與歐盟限制赴中投資之立法草案研議過程,惟目前德國執政聯盟尚未打算限制德國企業對中投資,而是針對是否加強現行外資審查機制進行內部討論,並聚焦在簡化現行法規及強化行政機關在投資審查的權力。

針對美國此項作法,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高級研究員馬永哲(Martin Chorzempa)認為,鑒於該命令僅聚焦於少數特定技術及產品,且涵蓋的交易行為種類亦不多,加上僅要求美國企業進行事後而非事前通報,而企業可透過調整資產配置規避適用該命令,因此該項命令對於投資活動的實質影響相當有限。儘管如此,馬永哲亦指出,拜登政府未來勢必將推動美國盟友及夥伴跟進該等措施,以確保本身政策之有效落實,後續隨著採納此類作法的國家逐漸增加,勢必將為各國企業赴陸投資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由林卓元綜合報導,The White House,2023年8月9日;Reuters、Financial Times、PIIE,2023年8月10日;Financial Times,2023年8月20日;POLITICO Europe,2023年8月21日】


出處: 中華經濟研究院 (WTO及RTA中心)

相關連結: https://web.wtocenter.org.tw/Page/120/388315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