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衝EV 掀東南亞投資熱

發布日期:2023-09-26

工商時報 鍾志恆

印尼推廣電動車(EV)各項政策,不但吸引全球投資人前來投資,專家認為還能帶動外資擴大東南亞地區的EV產業規模。

印尼財團Bakrie & Brothers執行長巴克利(Anindya Novyan Bakrie)認為印尼會成為外商投資目的地同時,還會成為外資進入其他東協(ASEAN)成員國的「入口」。該財團旗下有EV部門VKTR。

做為東南亞天然資源極豐富國家,印尼擁有大量銅、鎳、鈷和鋁土礦等資源,是製造EV電池的重要原料。東協簡報指印尼為全球最大鎳出口國,蘊藏量占全球22%。因此吸引特斯拉有意前來投資電池原料工廠。

印尼希望藉著其豐富資料的優勢,吸引外商前來投資,從而成為EV最重要的全球供應鏈中心。像豐田和現代等亞洲重要車商近幾年來,投資十億美元計資金擴大當地生產設施,讓印尼不斷朝目標邁進。

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旗下BMI分析師秋艾(Koketso Tsoai)指印尼擁有生產EV的豐富資料而具吸引力,政府要藉此推動經濟發展。

印尼禁止特定金屬與礦物出口,目的是讓需要這些原料的投資人與製造商前來投資。

東協2022年投資報告指2019年到2021年間區內外國直接投資,EV電池生產占重大比例,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尤其吸引外商。

經濟學人智庫(EIU)分析師阿加瓦爾(Nishita Aggarwal)認為印尼要擴大EV產業會面對不少困難。像泰國長期打造以出口為主的汽車產業地位鞏固,而越南和菲律賓則擁有低生產成本優勢。

但馬來亞銀行(Maybank)認為印尼積極推廣EV電池產業吸引外資能為東協帶來「月暈效應」。因為印尼提供生產EV電池關鍵原料後,會吸引外商在東協擴大EV生產規模,讓EV出貨更快和成本更低。


出處: 工商時報

相關連結: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30926700094-439901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