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脫鉤」至「去風險化」的轉變

發布日期:2023-11-06

新冠疫情、烏俄戰爭與美中大國競爭造成的全球地緣政治緊張,促使「經濟互賴」(Economic Interdependence)一詞的討論度迅速攀升。對於「全球主義者」(Globalists)來說,倡導經濟全球化是通往世界和平與繁榮的最佳途經;「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則認為,與獨裁國家脫鉤才有助於減少一國對他國的經濟依賴性,降低關鍵基礎設施與供應鏈的脆弱性。

事實上,面對全面脫鉤的代價,各國也未必做好犧牲的準備。為了降低對中國的依賴,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提出了「去風險」(De-risking)的概念。Ursula認為,中國等獨裁國家所施行的國家資本主義體制,雖會造成自由市場扭曲,但倘若各國與中國完全「脫鉤」(De-coupling),是既不現實也不符合利益的作法。考慮亞太地區供應鏈複雜性,以及全球經濟與中國國內製造或市場的高度連結,脫鉤將帶給印太地區,甚至是全球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因此,若有方法能在降低經濟脆弱性時,同時不危及目前的貿易和投資,德國媒體《商報》(Handelsblatt)就認為,「去風險化」的概念就是以這個想法為基礎,讓經濟更多元化,以多邊利益的複雜性,創造共贏,藉此凝聚國際經濟秩序的新共識。所以去風險化的目的,並非在經濟上單獨針對中國或孤立中國,而是要增強每一個國家自身的經濟抗壓能力,以面對供應鏈吃緊的問題。此後,七國集團(G7)也正式採用「去風險化」策略,以期望能減輕人們對中國經濟分離所產生的痛苦。

去風險最根本的意義在於保有經濟韌性、有效的供應鏈,確保一國不被任何一個國家所脅迫,強化經濟韌性則是決定一個經濟體系在長期生存與發展下,對於抵禦內外部衝擊與壓力的能力。「經濟」與「韌性」兩者之間存在者極大的相互依存性,若一昧追求風險最小化,所得的報酬會減少;相反的,若要追求報酬最大化,則容易忽略現有的風險。

《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指出,去風險本身的意義在於高風險與低風險的劃分。高風險適合以選擇性脫鉤做為策略,低風險則以實現多樣化作為其策略,換言之,在某些領域上要分離,某些領域則要合作,而非以完全脫鉤來動搖幾十年創造出的經濟一體化。因此,若能定期且有系統的分析經濟韌性,將能有效幫助決策者在「經濟」、「風險」及「報酬」三者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不只在風險中有更好的應對進退,面對潛在變革能夠有更充足的準備。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也表示:「現今的貿易關係不僅要講求效率,更要講求韌性。」歐盟委員會Sabine Weyand對此也提出了類似的看法。Weyand強調,政策制定的關鍵,在於如何在風險與報酬之間取得平衡。

當高風險帶來高報酬時,各國應遵守一條簡單的規則。也就是,只有當經濟系統具備足夠的韌性與復原力,能夠在風險發生時,有強大的適應或風險轉變力時,才去冒險。學者Roger Martin也表示,若只追求完全的韌性而忽略效率,或只追求效率而忽略韌性,都將產生問題;兩種極端策略唯一的差別,只在於系統終結方式的不同。缺乏韌性的系統往往會突然崩潰,即便短期內運作良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將因於過度集中和缺乏多樣性等因素引起系統的脆弱,使其適應能力的不足而逐漸走向崩潰;至於效率低落的系統之所以走向崩潰,則源於無法成功地與更高效的系統進行競爭。

路透社(Reuters)報導認為,脫鉤至去風險化的轉變,意味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裡的影響力與經濟規模逐漸擴大,與其合作是必要的。雖然各國就某些領域所採取的保護措施可能威脅國安與科技等層面,然而,總體而言,各國在未來的應對策略上,依然不會在貿易與投資領域限制太多。《外交事務》即指出,經濟聯繫的回報可大可小,例如,冷戰結束時,全球供應鏈激增,使國際貿易和投資報酬遠大於任何潛在風險。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崛起,若完全切斷彼此的經濟聯繫,這樣一來,反而加深西方國家對其經濟脅迫的產生而擔憂。

加拿大智庫全球事務研究所(Canadian Global Affairs Institute)就評論,「去風險」比起脫鉤一詞更為緩和,也將成為G7及各國對於中國與獨裁國家達成共識最簡易的策略。

未來,隨著美中持續加強管控出口和國家安全科技,人們對全球經濟分裂成美中兩陣營感到憂慮。路透社表示,美國透過投資國內製造業、以及加強與印太國家等全球盟友和合作夥伴的連結,間接而非直接尋求與中國大陸的經濟聯繫。此舉不僅能加強自身供應鏈安全,更能透過友岸外包拓展與盟友之間合作關係,實現脫險和供應鏈多元化,

【由安俞蓁、劉又銓綜合報導,Foreign Affairs,2023年10月24日;Reuters,2023年11月3日】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