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商團體群起反對歐盟供應鏈法

發布日期:2023-12-13

2023-12-13 

駐德國台北代表處經濟組 龔組長榮男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週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24120053號
德國主要工商團體、產業協會群起反對歐盟「供應鏈法」,近期紛紛致函主管機關-德國聯邦勞動部長,盼能在緊要關頭得到政府支持,扭轉局勢,或至少推遲歐盟立法進度。

包括德國主要工商組織,如:BDI(德國工業聯合會)、BDA(德國雇主協會總會)、ZDH(中小企業聯合總會)、DIHK(德國工商總會)以及Gesamtmetal-Verband(金屬工業聯合會)等,均在近期致函聯邦勞動部長Hubertus Heil(SPD社民黨籍),代表會員發聲表達立場。

根據渠等主張,德國產業界「高度關注」有關歐盟供應鏈法的討論。由於德國供應鏈法已於2023年開始實施,至今給企業帶來不少負擔,業界目前正以「惱怒」的目光注視著歐盟委員會擬議指令的三方談判。此外,德國產業協會對德國3黨聯合政府在2022年12月份議定書聲明的核心內容立場背離感到擔憂,根據該聲明,德國聯合政府僅同意歐盟新供應鏈法的總體方向,而非全盤接受,並將盡力維護德國企業利益。

德國企業界尤其反對,歐盟擬在新版供應鏈法推動所謂「安全港」(Safe Harbour)機制。德國業界認為,新法對於保護歐盟企業免受第3方(例如間接合作夥伴或供應商)造成的法律違法行為的連帶責任負擔甚鉅。依據德國現行供應鏈法,公司需對其產品或生產流程進行認證,只有在證明其存在嚴重疏忽或故意的情況下發生違法行為時才需要承擔責任。

產業界「緊急呼籲」勞動部,莫忘聯合政府初衷,不應讓德國企業遭到進一步無端束縛。Gesamtmetal-Verband(金屬工業聯合會)陳情函中更指明,該會對聯邦政府未能堅持立場感到失望及不解,協會主席Oliver Zander認為,他認為這是政府「失信」。BDI、BDA與Gesamtmetal均表示,新版供應鏈法立法方向錯誤,新法一旦通過未來監管的後果無法預見。認為德國政府應該「強烈反對」該法律。

德國聯邦勞動部回應明鏡週刊詢問時表示,確認收到這些信件,但不想對此發表正式評論。並稱:歐盟層級的談判仍在進行中。

看來,德國企業目前已經沒有時間來影響有利於他們的立法。根據歐盟理事會、議會以及委員會之間的所謂歐盟「立法三部曲」定於本週舉行今年最後一次集會—根據西班牙理事會主席國的意願,供應鏈法的基本原則實際上將在會中達成協議。

根據明鏡週刊掌握之訊息,德國前述主要工商團體正串聯法國(MEDEF)及義大利(Cofindustria)等合作夥伴,一齊對相關主管機關施壓,希望會員國對該案投下反對票或棄權,或至少推遲決議案,例如可以在明年歐洲議會改選後再重新依照最新民意來表決。

然而,亦有部分產業專家認為,這些主要公協會的行為是否符合其所有會員公司的利益,也並非全無疑義。不少德國企業,包括Vaude和Tchibo在內的多家時裝製造商與零售連鎖業者,也曾致函聯邦勞動部甚至於總理府,表達他們贊成在歐盟範圍內實施監管,以便為所有競爭對手創造法律確定性和共同基礎。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


出處: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相關連結: https://www.trade.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pid=775354&areaID=4&infotype=1&country=5b635ZyL&history=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