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險(去風險)不脫鉤,開啟全球供應鏈新秩序

發布日期:2023-12-26

2020年前後,受到疫情和美中科技戰影響,全球製造商大量從中國轉移到東協或南亞等國布局。到了2022年至今,俄烏戰爭與以巴衝突造成的中東危機,更是讓各國意識到能源依賴的脆弱性,紛紛規劃建立自主供應鏈,以降低對他國的經濟依賴。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2022年提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概念,主張將供應鏈轉移至與美國政治理念相同的國家,並加強美國與這些理念相近國家的貿易夥伴關係。為了降低地緣政治帶來的衝擊,許多跨國企業也嗅到了這波地緣政治變動的氣味,開始進行供應鏈多元化的安排。

戴爾(Dell)先前宣布將在2024年之前逐步汰換所有在中國製造的晶片,並要求其供應商減少使用陸製零組件。此外,戴爾還宣布,未來也會將原本在中國的產線,陸續轉移到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等國家。同時,鴻海也擴大在印度布局,並與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合作製造智慧手機和其他電子零組件。預計在2024年,將iPhone在印度的組裝比例,提升到20~25%。除了印度外,鴻海也正將產線配置到越南和墨西哥。未來,鴻海將與上下游廠商在印度一起組成全球最大的iPhone生產基地。由此可見,為了降低對中國的經營風險,國際大廠正在重組供應鏈,透過這波重組增加供應鏈的安全性,則被稱為「脫險」(de-risking)(或「去風險」)。

然而,許多人會將「脫險」與「脫鉤」(de-coupling)視為一體,但事實上這兩個概念在執行的過程中卻截然不同。「脫險」一詞,由歐盟執委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率先提出。直到G7峰會(Group of Seven)正式形成共識。全球貿易諮詢機構《韓禮士基金會》(Hinrich Foundation)分析,「脫鉤」係指兩個或多個經濟體間的貿易、投資、供應鏈等關係完全中斷,並和其他經濟合作夥伴建立新的合作關係;而「脫險」則是另一種更微妙和漸進的方法,其重點在於減輕和特定國家的經濟合作風險,並透過供應鏈多元化、尋得替代商品和服務的供應來源等方式,來減少潛在風險的影響。原則上,不論是脫鉤或脫險,兩者動機都是為了減少對單一國家的依賴,並保護本國免受潛在經濟及地緣政治的衝擊。但有別於脫鉤,脫險的目標是在解決完風險後,仍繼續與對方進行基本的貿易和投資活動。

以俄烏戰爭為例,在莫斯科入侵烏克蘭之前,歐盟約有40%的天然氣是來自俄羅斯進口。然而,在戰爭開始後,歐盟等西方國家開始對俄展開經濟制裁。作為反制,俄羅斯天然氣巨頭PJSC Gazprom便關閉對歐的天然氣供應,一度造成歐盟能源價格飆升。為了降低對俄的能源依賴,歐盟一方面改由從美國、挪威等國進口液化天然氣,並從跨亞得里亞海管道(Trans Adriatic Pipeline)取得替代性的天然氣供應;另一方面也致力減少能源浪費,並加強對風力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如今,歐盟對俄國的天然氣依賴已大幅下降。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在2023年第三季中,俄羅斯在歐盟天然氣進口比例已從原先的40%降至12%。此外,歐盟更擬定在2030年全面停止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目標。

考量亞太地區供應鏈的複雜性,原則上美中經濟短期內難以脫鉤。華府也多次表示,美國僅致力阻止對華出售戰略性科技產品與技術,如半導體、綠色能源等,但無意和中國進行經濟脫鉤。換言之,即除了高科技產業外,美國在其他領域上,依舊對中國保持開放合作的態度。

面對當前國際政經現況,《韓禮士基金會》分析未來全球供應鏈將會依照產品特性而分為三種布局型態。首先是針對戰略性產品,包含半導體、超級電腦、AI技術、衛星通訊等科技領域,整體佔美中貿易約20%。由於這些產品涉及到關鍵戰略技術,為了維持美國科技領先地位,華府透過「小院高牆」(small yard with a high fence)戰略,藉由擴大出口管制或頒布禁令等方式,阻絕美企對華進行相關投資,並針對特定科技項目實施精準打擊,從而將這些關鍵技術與中國國家控制的製造和組裝體系進行脫鉤。

其次,便是針對一些用於商業目的,但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產品,進行管制,例如電動車、機器人與無人機。由於這些產品擁有雙重用途的性質,隨著地緣政治緊張,未來華府或北京都有可能會基於任何突發事件,而對上述相關產品實施新的出口禁令,無形中也提高了跨國企業的經營風險。

最後,對於非戰略性和雙重用途的其他商品,如服裝、消費品、農產品等,由於美中緊密的經貿依存,倘若未來兩國關係沒有進一步惡化,原則上雙方應會維持基本的貿易往來。

華府的脫險政策雖然某種程度上成功降低其戰略風險,但同時也增加歐美跨國企業的經營負擔。美國工商界多次遊說華府,希望能減緩出口管制所帶來的衝擊。但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日前接受《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 CNBC)訪問時表示,儘管產業界擔憂,但華府必須對中國實施更多技術出口限制。她強調:「全球技術正在變化,中國也正在變化,我們(美國)必須跟上,才能在科技領域取得領先。」Raimondo也補充,企業依舊能向中國出售一般晶片,唯獨高階晶片例外。由此可見,考量到美國產業利益,雖然華府提出嚴格的對華出口制裁,但僅是針對特定關鍵領域,其他部份仍保留貿易空間。不過,隨著中國政府逐漸提升本土半導體和科技產能,為了維持美國競爭優勢,未來華府可能會持續擴大出口禁令範圍。

除了美國外,歐洲也正致力與中國電動車進行脫險。「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ECFR)指出,由於中國在全球電動車產業鏈佔有關鍵地位,為了降低脫險成本,歐盟應善用其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關係,來削弱中國在電動車產業的主導地位。該協會認為,如欲消除進口中國電動車帶來的負面影響,歐盟必須先建立一套從礦物開發到成車組裝的替代產業鏈。目前歐洲正與非洲及其他新興經濟體建立氣候和基礎設施合作。而為了加快脫險速度,歐洲外交關係協會建議,歐盟需加強與夥伴國家的產業合作,在該國發展工業並升級技術,以建立電動車各個生產要素的替代供應鏈。此外,該協會也建議歐盟各國政府擴大財政獎勵措施,來彌補企業實施脫險所造成的成本。

全球正在重塑供應鏈秩序,各國政府透過擴大出口限制等方式,期望早日實現「脫險」目標。然而,從歷史角度來看,貿易限制往往只能發揮部份作用,且在自由市場中,政府通常難以透過干預手段來改變全球需求。「脫險」固然重要,但其背後所伴隨著的成本與代價,也是政府不可忽視的議題。

【由梁耀鐘、劉又銓綜合報導,Hinrich Foundation,2023年12月12日;CNBC,2023年12月5日;ECFR,2023年12月15日】


回上頁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