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如何改變歐中關係?
發布日期:2024-01-08
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歐中雙方經貿關係快速成長,雙邊貿易在10年間增加近9倍。然而,美中貿易戰的爆發,造成歐中關係急轉直下;更因為2020年新冠疫情,使歐盟開始審視自身供應鏈安全。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加上中俄宣布雙方「不設上限」的友誼,雖使歐洲國家為中國可能幫助俄羅斯繞過歐美制裁感到擔憂,但歐洲國家其實也期望透過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促成俄烏雙方和談。以目前歐中雙方互動來看,歐盟成員從德國、法國、希臘以及匈牙利等國,紛紛各自尋求與中國改善雙邊關係,擴大彼此經貿上的聯繫。然而,面對俄烏問題、電動車反補貼調查,則是希望通過歐盟代表Ursula von der Leyen與中國進行交涉。
近期在北京舉行的第24次中國-歐盟領導人峰會於去(2023)年12月7日落幕。本次峰會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歐洲理事會Charles Michel、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共同主持。討論的議題包含俄烏戰爭與中東局勢等政治問題,但主要還是聚焦歐中關係現狀,尤其是互惠的貿易關係、氣候變遷以及糧食安全等議題。
會晤一開始,Ursula即表達對歐中貿易失衡的不滿。因為在過去的兩年,中國與歐洲的貿易失衡已經翻倍,高達近4,000億歐元,面對這樣極端的貿易失衡現況,歐盟已經無法忍受。雖說歐盟有保護歐洲市場的策略,但更希望通過談判方式來解決問題。事實上,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就指出,歐盟近期關注的兩大事件,包含北京用補貼方式,使電動車、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與醫療設備,傾銷歐盟。致使歐盟對其展開調查,進而導致中國的不滿;再來是在立陶宛同意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之後,中國就動用許多非關稅手段,對立陶宛的進口予以制裁,導致立國對中出口驟降80%,此舉也被歐盟視為嚴重的經濟脅迫。
針對歐盟提出的貿易失衡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於會後表示,中國所擁有的順差,實際上有一部份利潤是由歐方所享有的。且中方還指出,歐方在對其高技術產品出口方面實施嚴苛的限制;同時,又希望能夠增加歐方對中方的出口,實屬不合理。事實上,去年9月,歐盟才剛對中國發起電動車反補貼調查。該調查可能導致歐盟對中國電動車開徵關稅,並波及在中國生產與出口的非中國品牌汽車製造商。歐盟執委會常務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就表示,中國品牌電動車於過去三年間,佔歐盟市場份額從不到1%攀升至8%。若繼續以此情勢發展,將對歐盟汽車產業有極大的風險與損害。整體而言,電動車市由於價格敏感性高,對歐洲汽車製造商而言,沒有成本競爭力;反觀,這種電動車的價格敏感性,對中國製造商而言,則較有成本競爭力。
此外,「去風險」(De-risking)的概念由Ursula於去年提出,並成為歐盟等西方國家對華關係的共識。《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就解釋,俄烏戰爭讓歐洲國家驚醒到過度對中俄經濟依賴,將導致歐洲陷入脅迫的境地,因此,去風險的目的,並非在經濟上孤立中國,而是增強歐洲本身的經濟抗壓能力。一些悲觀主義者對於「去風險」的認定,認為因為貿易和政治無法分割,雙方核心利益存在緊張關係,歐中關係勢必持續惡化;但對於樂觀主義者來說,歐中沒有不能解的矛盾。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也曾表態「中歐歷史文化、制度各有特色,堅持相互尊重,才能平等對話、共同進步」。
雖說本次峰會就有歐盟官員預先表態,認為歐中雙方不太可能在峰會中,對貿易、氣候變化或地緣政治分歧達成實質性協議。《經濟學人》就指出,歐中峰會相對於美中會唔,並沒有如此高的急迫性,其原因在於歐中對話從未中斷過。儘管如此,本次歐中高層的接觸卻被描述為 「無所不談,卻沒有具體成果」。
在本次峰會上,中國展現了積極尋求與歐盟合作的態度。希望透過多方面的合作,來緩解中美關係惡化帶來的壓力。同時,歐盟對於貿易逆差、不公平競爭等問題也提出了關切。儘管歐中雙方都皆表現出拉近彼此經貿關係的意願,但由於雙方各自有不同需求,因此未來可能需要在某些議題上進行妥協。然而,從峰會討論的過程來看,雙方雖有改善的意願,但還未能達成重大讓步。這顯示中歐關係仍然維持緊張,未來的發展也有待觀察。
【由安俞蓁、劉又銓綜合報導,The Economist,2023年12月7日;CSIS,2023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