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新華盛頓共識」嗎?

發布日期:2024-01-19

自美國前總統川普當選後,川普政府隨即全面提高對華關稅,以1974年《貿易法》(Trade Act of 1974)的301條款,向眾多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並引發中國強烈反彈。《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指出,目前拜登政府有意延續這些關稅,並計畫加徵電動車以及鈷、鋰等關鍵礦產的關稅。若拜登政府考慮對中措施更為強硬,未來可能造成華府和北京間的貿易戰越演越烈。

促使美國走向貿易保護主義重要推手,為前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海澤(Robert Emmet Lighthizer),他認為中國數十年不停對美發動經濟戰爭,美國政府應該在經濟上對中國進行戰略性脫鉤。萊特海澤在新書《沒有自由貿易那回事》(No Trade Is Free) 提到,美中貿易關係是不平衡的。過去多數的貿易談判承諾不僅模糊,後續更沒有實際行動來落實。而這種只對一方有利的貿易狀況,對萊特海澤而言,只是當事國想繼續在雙邊貿易中得到好處的表現。

相比支持透明、開放的市場規則,川普政府更希望能夠削減貿易逆差、提振美國製造業。這樣的概念,與提倡保護主義的萊特海澤一拍即合。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的數據顯示,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接近2倍,從2002年到2022年,貿易逆差總額就超過5萬億美元,相當於2022年美國國內生產總額(GDP)的五分之一。

美國數十年來貿易赤字的結果是製造業被掏空,造成國內貧富不均且失去數百萬個工作機會。因此對萊特海澤而言,應當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臨時關稅,並根據赤字水準逐步提高或降低關稅,才能有效減少貿易赤字。《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就指出,萊特海澤之所以對自由貿易機制不滿。原因在於,一方面,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後,未確實履行應盡的承諾與義務;另一方面,則是對世界貿易組織感到擔憂。認為就許多方面而言,WTO的運作不如預期。

事實上,萊特海澤的經貿政策構想,源自於美國首任財政部長漢米爾頓(Alexander Hamilton)於1791年向美國國會提交的《製造業報告》(Report on the Subject of Manufactures)。此份報告就指出,要使美國經濟獨立,國內製造業發展至關重要。因此萊特海澤認為,美國政府應該透過自身力量,以各項優惠條件與他國制定貿易協定,並利用貿易政策來鞏固美國的製造業。

自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相繼推動《晶片法案》和《降低通膨法案》,前者是要重振美國的晶片工業,後者則針對新能源。這兩項法案主要基於「新華盛頓共識」,通過財政補貼、規定產品含有國內生產成分、打壓及限制外國有關企業、對外國企業實施管轄等。這些都與「華盛頓共識」的自由貿易、開放市場等概念背道而馳。

上世紀盛極一時的新自由主義「華盛頓共識」,讓美國成為超級強權獨霸天下。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則認為,過去「華盛頓共識」讓美國勞工和社區停滯落後,不但未能享有全球化之利,還導致美國工業基礎被掏空,公共投資嚴重不足。如今,蘇利文提出的「新華盛頓共識」,主張各國可以通過政府干預、科技封鎖、市場准入,以及財政府補貼等產業政策,來保護國內產業。並且,以超越傳統貿易協定的概念,與有共同理念的國家結盟,建立新型的合作關係,以此重整美國經濟與世界秩序。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透過國家干預的手段,在重要領域尋求自給自足。因此,拜登和川普政府皆控訴中國的市場操縱行為,並以此作為美國放棄自由貿易的理由。因為華府政策圈相信,強硬的產業政策,將有助於鞏固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優勢,並讓美國的中心地帶實現再工業化。《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則指出,美國政府在經濟議題上忽視全球秩序問題,已經引發各國對美國保護主義的不滿與不安。此外,完全放棄主張自由貿易的《華盛頓共識》,更是不可行的策略。當前政府應該思考更好的解決辦法,就如同當年歐巴馬政府利用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深化區域夥伴的貿易關係,以遏制中國的力量。

此外,「新華盛頓共識」大量增加政府支出,在美國債務壓力日漸沉重、不堪負荷,國際投資人信心不足的情況下,讓美國經濟更為脆弱。「去全球化」的影響,也給世界經濟發展投下更多的變數。美國想藉由「新華盛頓共識」重建其經濟領導地位。然而,經濟衝突越擴散,要解決全球合作的問題就越難。如果各國不能合作解決問題,不論選擇「全球化」又或者是「去全球化」,世界勢必因此受到影響。

【由安俞蓁、劉又銓綜合報導,Foreign Affairs,2023年12月12日;Foreign Policy,2023年6月12日】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