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將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新挑戰

發布日期:2024-02-01

2023年被認為是地球有史以來最溫暖的一年。隨著「2023聯合國氣候峰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of the UNFCCC, COP28)落幕,各國在淨零、減排與降溫等目標達成共識,期望遏制極端氣候變化。然而,自從去(2023)年年底爆發「紅海危機」後,除了航道安全外,國際社會也不斷關注油價的趨勢,擔心石油運輸中斷導致油價上升。由此可見,石化燃料仍在全球經濟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近年因為極端氣候的威脅,各國政府亦對全球暖化高度重視,各大經濟體皆積極開發潔淨能源,打造綠色供應鏈。在石化燃料與潔淨能源之間進行取捨與權衡,就成了各國政府的難題。因為能源轉型勢必會牽動到全球企業的生產模式,以及普羅大眾的生活型態轉變。若要達成淨零永續,則必須透過全球合作。然而,《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認為現今國際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可能會影響各國的合作意願,從而不利於能源轉型發展。

考量到地緣政治對推動能源轉型的重要性,《外交事務》建議美國政府,可整合氣候與外交政策,並採用戰略模糊的措辭,先和各國建立初步協定,緩解地緣緊張局勢。舉例而言,當一些深受極端氣候影響的國家在提倡「能源轉型」跨國合作時;石油生產國亦可以石油利潤投入跨國能源轉型計畫中,發展碳捕捉技術,讓全球「去碳化」的過程更有彈性,減少能源轉型對各國經濟的影響

事實上,國際能源總署(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認為,若要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全球必須設法調降對石化燃料的整體需求和供應量。IEA所出版的《2023世界能源展望報告》就指出,單純削減對石油和天然氣的支出,難以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的願景;唯有擴大對潔淨能源系統的投資,才有機會達到此一目標。此外,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因各國資源分配不一,彼此淨能發展程度也截然不同。《外交事務》建議各國外交和氣候政策官員應重視地緣政治的風險,並在兼顧「有序性」和「公平性」的前提下進行能源轉型,以減少潛在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美中關係惡化也可能會影響能源轉型的進展。《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就指出,隨著美國開始生產電動車、半導體和太陽能板,已在市場具高度市占的中國類似商品,價格往往遠低於美國廠商。如此現況,讓華府認為中國違反了全球貿易規則,並不排除未來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和其他戰略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雖然拜登政府不斷透過巨額補貼來提升美國的淨能技術,但中國的產業補貼仍遠遠超過美國。有經濟專家分析,中國政府現已將政府挹注從房地產轉向製造業。透過大量補貼太陽能板、電動車等產業,培育新的經濟成長動力。實際上,中國生產了全球約八成的電動車電池和太陽能板,以及近六成的電動車。根據市場研究公司Dunne Insights的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車的平均價格遠低於美國,這無疑會為華府的綠能政策帶來更多挑戰。此外,也有部份人士擔憂,即便中國商品被美國封鎖,但它們很可能會流入其他國家。這些持續流通的中國低價商品,將造成全球相關商品價格低迷,同時也讓中國廠商用價格戰壟斷全球市場,降低美國企業的競爭力。

除了美國外,歐盟也正對中國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並考慮對其太陽能板展開反傾銷調查。由此可見,西方國家對華的擔憂已經導致歐、美等國不得不降低對中國淨能材料的依賴,來減緩地緣政治的衝擊。事實上,不論是美國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抑或是歐盟的《淨零工業法》(Net Zero Industry Act),都旨在提升國內淨能相關產業的製造能力,以及扶植電動車產能。然而,為了擺脫對華相關產業供應鏈的依賴,這些綠色補貼都設有嚴格的原產地規範。以《降低通膨法案》為例,華府在去年12月宣布,自2024年起,倘若美國製造的電動車有使用中國或其他外國敏感實體(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製造的電池零件,將無法獲得該法案的稅收抵免。《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曾引述歐洲央行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當美國提高貿易障礙時,便會限制外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這將減少刺激各國發展綠能產業的誘因。再者,倘若各大經濟體也相繼實施保護主義,勢必也會大幅縮減淨能商品的貿易,從而更不利於全球綠色轉型。

此外,隨著全球邁入選舉年,加上俄烏、以阿戰火仍在燃燒,在多重不確定因素下,未來各國政府是否能持續投入資源發展能源轉型,仍值得外界觀察。

【由梁耀鐘、劉又銓綜合報導,Foreign Affairs,2024年1月18日;The New York Times,2024年1月15日;The Economist,2023年10月2日】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