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回歸或將再度顛覆全球經貿秩序

發布日期:2024-02-26

作為2024全球選舉年的尾聲,今年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如無意外,將會是拜登和川普的二度對決。事實上,正是川普在2018年對中祭出高關稅,拉開美中貿易戰的序幕。拜登上任後,持續性的「川規拜隨」,先後將多家中企納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也擴大「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 FDPR)的管制範圍,藉此圍堵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然而,拜登政府也深知美中經貿短期內難以全面脫鉤,故提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概念,並透過「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落實去風險(脫險)化,同時也加強與印太盟友合作,重振美國在該區域的經濟影響力。

相對於拜登的去風險措施,川普的對華政策則含有濃厚的脫鉤意味。《政客雜誌》(Politico)指出,川普正在考慮,若重返白宮,將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高達60%的關稅;同時,也對其他貿易夥伴課徵10%的通用關稅。毫無疑問,川普的新關稅威脅將為美國企業和全球經貿秩序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川普勢如破竹的初選之路,也讓外界不得不嚴正面對這位前總統回歸白宮的可能性。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已成立專案小組來應對美國的選舉,並在1月底派遣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赴往華盛頓,進行兩國貿易關係的會談。

此外,一些日本產業官員也對川普的回歸表達了複雜的情感。一位不具名的官員表示:「日本產業界普遍認為,川普在能源、氣候和勞工標準等政策上,可能會比拜登更有利於企業;然而,他們也認為,川普對與盟國(含日本)的合作興趣較低,並可能會實施一系列以美國為中心的單邊措施(包括前述全球通用10%關稅)。相比加拿大和日本的積極反應,中國則維持保守的態度,極力避免有關川普的報導,希望避免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兩黨候選人藉著加強中國威脅論的敘事來拉票。

即便川普的關稅威脅帶給全球震撼,但也有部份華府官員認為,川普的關稅言論可能只是一種談判策略。他們認為,川普的策略在以巨額關稅做威脅,逼使中國與美國達成新的協議。因此,縱使知道課徵關稅可能會對美國的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但關稅對中國造成的損失,始終大於美國。所以北京面對新關稅的壓力還是比華盛頓還大。

做為典型的保護主義支持者,川普多次表示,自由貿易掏空了美國的製造業,並引發一系列失業。正如同許多保護主義者的想法認為,自由貿易太專注於消費,從而破壞美國的生產能力,危及國內經濟。川普屢次強調,本土生產才是最終目標,而非消費。民眾的生產能力比他們的消費能力更為重要。所以對川普這種保護主義者而言,為了促進生產,政府必須提出更多保護主義措施。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分析,事實上,保護主義最終會讓生產減少而非增加。原因是美國超過一半的進口商品是作為生產所需的原物料或中間品,倘若限制這些產品進口,將會提高生產商的成本,從而損害美國的生產和競爭力;另一方面,儘管川普當時的減稅政策和監管放寬刺激了生產,但高關稅卻起到相反的作用。觀察相關數據可以發現,2016年美國實質人均GDP成長率為0.93%,2017年加速至1.6%,並在2018年達到2.4%,是13年來的最高點。但在2019年,也就是川普關稅實施第一年,美國的實質人均GDP成長率卻降到1.83%。

若單看製造業的表現,情況也不太樂觀。美國製造業的年均勞動生產率在2011年達到頂峰,然後逐年下降。從2011年到2017年,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以每年平均0.65%的速度下降。雖然在2018年實施《減稅和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後有所增長,但在2019年川普的關稅全面生效後,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下降了2.2%,下滑幅度遠超過2011年以來的任何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的前三季,受到減稅和監管放寬的刺激,美國的製造業生產指數成長了2.5%;但在課徵高額關稅後,該數據迅速下降。到了2019年的最後一季,製造業生產指數比2018年第三季下降了4.7%。在Covid-19爆發前夕,美國的製造業就業人數比前年同期減少了32,000人。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的經濟學家就分析,川普的鋼鐵關稅每挽救一個就業機會,將對消費者造成超過90萬美元的年均成本。若以如此高昂的代價創造就業機會,必然會減少國家整體的生產。專家認為,增加不符合國內生產優勢的工作機會,最終反而讓原應投入在提升投資、促進經濟成長的資源浪費。

除了關稅外,川普也曾表示,若成功當選後將立即廢除IPEF。《路透社》(Reuters)指出,川普在去(2023)年11月的愛荷華州造勢活動中表示,反對拜登政府與其他13個國家談判的區域貿易協定。他認為,這將掏空美國製造業並引發失業。作為美國重返印太地區最顯著里程碑之一的IPEF,共涵蓋四大領域,包括「供應鏈」、「潔淨能源」、「公平經濟」和「貿易」。前三項領域現階段已有明確進展;唯獨「貿易」方面,因成員國彼此對於勞工、環境及數位貿易的立場尚未達成共識,使得談判仍陷入膠著。

此外,外界也擔憂美國未來對於全球暖化的合作前景。事實上,川普在任時就曾多次質疑全球暖化的事實;也在2018年公開表示,不信任聯邦政府的《國家氣候評估》報告;更在2020年正式退出《巴黎協定》。但今日隨著全球暖化加劇,淨零碳排已成為各國政府施政的優先議程。美國、加拿大等多國也在「2023聯合國氣候峰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of the UNFCCC, COP28)上提出「全球冷卻行動承諾(Global Cooling Pledge)」倡議,希望在2050年達到減排、淨零與降溫的願景。華府也在2022年推出《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提供巨額補貼,扶植美國綠色產業,迄今已見初步成效。正當各國如火如荼追求永續減碳時,部份人士擔心,倘若川普年底成功當選,IRA未來的效力是否仍得以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川普的保護主義也可能會對臺灣的經貿造成衝擊。川普去年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臺灣搶走了美國所有的半導體業工作,美國應該阻止他們(臺灣),向他們收稅,對他們建立貿易壁壘。」。此話一出,引發外界對未來臺美貿易關係的關注,同時也為《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發展增添了不確定性。

綜合上述可見,相較於拜登的多邊措施,川普的對外政策大多偏向單邊主義,並且在產業政策上,矢志不渝的主張自由貿易掏空了美國的製造量能,引發一系列失業。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必須對中國及各國課徵重稅,以保護美國產業。然而,若單從經濟角度分析,徵收高額關稅,勢必會造成原物料(稀土等)進口成本上升,產品價格反映成本勢必走高,漲價仍由消費者負擔。但眾所周知,美國是消費大國,其GDP有70%均來自消費,倘若未來高物價導致消費衰弱,可能也會連帶降低美國的經濟成長。

再者,美國的製造成本高昂,且回流生產耗時費工,當前印太地區仍是全球供應鏈的重鎮。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的框架下,中企不斷增加對泰國、越南等國的投資,持續鞏固其在亞洲的經貿地位。倘若川普未來實行孤立主義,斷絕與印太盟友的鏈結,恐不利美國長期抗中的優勢。

【由梁耀鐘、劉又銓綜合報導,Politico,2024年2月6日;Wall Street Journal,2024年1月17日;Reuters,2023年11月19日】


回上頁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