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未來美中科技戰的決勝關鍵

發布日期:2024-03-04

近年來,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各國政府無不想在科技世界搶占一席之地。中國透過2015年發表的10年期全面性高科技產業升級政策綱領《中國製造2025》,宣示轉變為高科技製造強國,並藉此減少對外國技術和進口的依賴。此外,為了拓展「一帶一路」計畫中的跨國數位合作,中國也提出了「數位絲綢之路」倡議,並且在去年10月的一場高峰論壇上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重申其對國際科技合作的支持,鼓勵全球共同推動人工智慧健康產業發展,共享人工智慧知識成果,開源人工智慧技術。

《路透社》(Reuters)就表示,華府為了達成加速創新,並在人工智慧技術和先進半導體發展上維持領先優勢,近兩年也公布多項法案。基本上,就是在效仿中國的計畫,從自由市場機制轉向產業政策干預。為了刺激國內創新和製造,美國在2022 年《晶片和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 中就承諾,將針對國內半導體研究、開發、製造和勞動力培訓方面投入527 億美元;海外科技政策方面,則採取「小院高牆」(small yard, high fence)的限制措施。利用出口管制等相關政策工具,限制中國企業取得人工智慧晶片與半導體設備及其相關技術,以精準打擊相關高科技產業。去年10月,美國更持續擴大出口管制,並對更多中企實施貿易限制。至此,美中高科技間的博弈從,一開始的出口管控擴展到投資管控,而這一系列舉措其實是一脈相承的。

過去中國科技產業大量吸引美國創投公司投資。這樣的投資不僅是資金上的援助,更多的是要幫助新創企業能夠掌握完善的專業技術。然而,華府最新的禁令涉及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合資企業等各種模式的投資。這樣的禁令最主要有兩個目的,一來是為了阻止美國資本支持中國新創企業,尤其是針對半導體領域。二來則是為了限制高階晶片技術的轉移。隨著地緣政治競爭的加劇,美國對中投資急遽下降。目前看來,美中兩大經濟體未來勢將持續漸行漸遠,對抗的程度亦將逐步攀升。

事實上,這樣的補貼和出口管制措施仍存在一定的風險。儘管美方已表態,目前的全球經貿戰略是以「去風險」(de-risking)而非「脫鉤」 (decoupling)為主軸。而面對美方一系列制裁,中國也做出了相應的反制措施,針對半導體和電動車的關鍵材料實施出口限制,並限制美國半導體製造商進入中國市場。但華盛頓針對高科技產業的補貼政策,在美國境內也面臨許多挑戰。包含業者生產回流的努力受到阻礙,國內半導體產業也面臨人才缺乏的挑戰等。

《路透社》就認為,華盛頓半導體技術戰略過於著重在國內投資,反而忽略了美中之外其他國家間的競爭。華府若想在此次科技戰中取勝,有很大因素取決於整體技術生態系統的發展。例如,在綠色能源和電池方面,可在東南亞或拉丁美洲地區投資,與該地區盟國共同打造能源供應鏈;人工智慧部分,可支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以確保AI技術和AI系統的語言模型的開發,能拉入油國豐富的資本為奧援;針對關鍵礦產部分,則可投資澳洲、印尼等國,以實現供應多元化。綜上所述,透過直接投資並鼓勵海外技術的開發,才能夠加速華府與盟國之間建立彈性的供應鏈,並引領未來技術資源的網絡系統。

至今為止,還未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上述各項高科產業上實現產業鏈內循環的自給自足;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完全保證在科技產業中能永遠保有現有優勢。《時代週刊》(Time) 表示,華府應利用其資本和技術優勢,而不是透過封鎖和限制來應對中國對外來投資的懷疑,並發展出適當的應對措施,朝長期策略的方向經營。

美國若想在這場科技戰中引領先鋒,就要為未來科技發展制定出符合全球科技生態系統需求的藍圖,幫助友邦國家建立相關技術,同時確保這些合作是有利於美國技術上的投資,唯有透過與夥伴國家建立聯盟,共同在新興科技產業中合作,才能捍衛全球經濟自由,為科技領域帶來包容性發展。

【由安俞蓁、劉又銓綜合報導,Foreign Affairs,2024年1月26日;TIME,2023年9月27日】


回上頁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