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貿是否走向去全球化?

發布日期:2024-06-18

在世界兩大經濟體的日益競爭下,全球貿易和金融正分裂成兩大陣營。一個是以中國為中心;另一個則以美國為首。世界經濟也從全球一體化逐漸分裂,這種過程也被稱為「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然而,《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認為,雖然目前有許多跡象顯示世界正走向去全球化,愈來愈多國家也採取產業政策來加強自身的供應鏈韌性;但若細看經濟數據,可發現各國對中國的供應依賴其實仍在增加而非減少。全球化依舊在進行,只是方式改變了而已。

事實上,在疫情期間,由於各國民眾消費的重心從服務業轉向實體商品,導致全球貿易激增,也加速了各國和中國的貿易。從2019年到2023年間,中國的製造業順差增加了全球近1%的GDP。這意味著,世界經濟仍是緊密整合,並非走向分裂。《外交事務》認為,事實上是,美國正陷入一種「去全球化的迷思」。近年來,華府不斷透過一系列產業政策來提振美國的製造業,但往往都忽略這類政策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外交事務》就建議,各國應設法提高供應鏈的韌性,同時也應致力減少跨國企業的避稅行為,以發展健全的經商環境。

川普在2016年上任後,先是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緊接著又廢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Area , NAFTA),促成了新的《美墨加協定》(United States-Mexico-Canada Agreement, USMCA),以加強汽車貿易的原產地規則,並在2018年開始對中國課徵高額關稅。自此,「去全球化」的觀念也隨之成形。然而,經濟全球化已運行多年,川普的貿易政策並未顯著改變其基本軌跡。實際上,過去六年來,美國不斷增加從東南亞國家的進口;尤其在川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後,亞太地區成員國向美國的出口更是大幅成長。

相關數據就指出,受到美國高額關稅的衝擊,中國近年的對美出口確實有所下降,但幅度卻遠比外界預期的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同期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卻急劇上升,而這些國家目前也正擴大對美出口。國際結算銀行(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專家分析,華府的關稅政策最主要的影響是延長了供應鏈,而非縮小全球總體貿易,或者減少美國對中國的進口依賴。如今,中國正透過向許多美國的「友岸外包」國家輸出零組件,再於當地進行簡單組裝後,輸往美國,以此規避美國的經濟圍堵。換言之,美國對中的經濟依賴雖不如以往顯著,但其根本關係卻未曾改變。

雖然華府不斷挹注重金吸引製造業回流,也加強對華的出口管制,但中國在全球貿易的地位仍難以動搖。有數據指出,自2018年底到2023年底間,中國的製造業出口增加了40%,從2.5兆美元增至3.5兆美元。儘管在2023年受到全球消費緊縮的影響,中國的出口成長一度放緩,但現逐漸恢復。中國在2024年第一季的出口量成長超過10%。其中,製造業順差成長更加顯著,從2018年約低於中國GDP的6%上升至2023年驚人的10%。

中國在疫情後的出口激增,意味著世界經濟並未走向去全球化。雖然目前中國的經濟面臨著許多挑戰;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短期內仍是難以被取代。此外,為了因應內需萎靡,中國政府不斷擴大對出口的投資,透過提供補助等形式,強化中國製造業的動能。尤其在汽車產業上,中國過去原非主要汽車出口國,但隨著國內汽車需求趨於下降,中國在短短三年內,從汽車的淨進口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該國的電動車龍頭比亞迪更是領軍擴張全球。

然而,中國政府補貼製造業的行為,也間接對許多經濟體的產業造成深遠影響。為維護本國產業利益,各國政府不斷採取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管道,對中國的進口產品加以課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歐盟近日宣布將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17.4%至38.1%的額外關稅。歐盟認為,北京透過不公平的貿易手段,給予中國電動車廠鉅額補助,這將削弱歐洲汽車產業的發展。

事實上,歐洲一直是中國電動車商主要嚮往的市場。由於美國近期將中國電動車的關稅從原本的25%提高到100%,這讓中國的電動車商不得不擴大對歐銷售。然而,即便歐盟對中國重課關稅,但仍難截斷中國電動車輸歐的管道。外界咸信,歐盟此舉可能會加速中國電動車商在該地區建廠。比亞迪在去(2023)年12月就已宣布在匈牙利建造電動車工廠,成為首位在歐洲生產乘用車的中國大型車商。因此,未來不排除其他中企也會透過提升在歐投資的方式,來降低關稅的衝擊。隨著中國電動車企業走向全球化,美國的關稅政策最終能否成功保護其電動車產業發展,仍有待觀察;但要降低與中國的相互依賴,華府可能需要更大的政策轉變,並付出更高的成本。

除了正視各國產業政策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外,《外交事務》也建議華府應設法打擊跨國企業的避稅行為。事實上,不少美國藥廠經常將新藥的利潤權,出售給位在低稅國家的子公司。這些藥物先在國外生產,然後以高價在美國銷售。由於這些企業的大部份利潤都來自國外,因此幾乎不需向本國政府支付所得稅。2015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曾一度要求成員國修改其稅務法規,試圖阻止企業將其利潤轉移到各個避稅天堂。但這項改革直到2020年底才實施,也並未完全遏止企業的避稅行為。

總體而言,美中經濟短期內難以全面脫鉤。即便華府不斷祭出高額的關稅打壓,但要改變中國在亞洲甚至是全球的製造業地位,仍面臨許多挑戰。主要是因為美國自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後,迄今仍未有重返或提出另一個具有市場准入的亞太區域自由貿易協定。而中國則已和東協10國、日、韓、紐、澳等太平洋國家簽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未來區域內九成以上的貨品將逐步實現零關稅,並整合成員國間的原產地規則。隨著會員國的貨物貿易成本下降,將有助於促進區域產業價值鏈整合。

另一方面,雖然美國大力提倡「友岸外包」,也透過「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加強與區域國家的經貿鏈結;但目前有許多數據顯示,中國正透過第三地生產的方式,擴大對美出口,以此規避美國的關稅措施。美國商務部先前統計,美國和墨西哥的貿易逆差在2023年激增至1,520億美元。這是墨西哥20年來又再度超越中國,重登美國最大進口國寶座。然而,若再細看數據可以發現,這些從越南和墨西哥增加的進口值,實際上很大一部份是來自中國的原物料。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報告也指出,美國在2017年到2022年間從越南進口的筆記型電腦數量,和越南從中國進口的筆記型電腦零組件數量幾乎吻合。美國和越、墨看似建構了新的供應鏈,但實質上仍是仰賴中國的上游供應。若單純以經貿角度來看,全球貿易並非走向分裂化,而是變得更加複雜,其背後運作的動力,仍是源自世界兩大經濟體的互賴關係。

【由梁耀鐘、劉又銓綜合報導,Foreign Affairs,2024年6月4日;CNN,2024年6月13日】


回上頁

留言板

標題*

內文*

瀏覽人次: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版權所有 2020©

本會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2樓聯絡電話:(02)270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