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或賀錦麗當選對全球經貿與供應鏈的不同影響
發布日期:2024-08-05
美國總統大選正進入白熱化。不論最終是川普或賀錦麗入主白宮,都將牽動全球經貿和供應鏈的局勢。面對地緣政治和中國崛起的挑戰,川普在2018年發動美中貿易戰,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額關稅。拜登執政後,除了延續川普的關稅政策外,也採取「小院高牆」戰略,限制高科技產品輸中,企圖圍堵中國的科技發展。目前,保護主義已成為華府主流的貿易方針,無論是共和黨或民主黨都期望重振美國製造業,並設法消除來自中國的不公平貿易影響。外界認為,未來不論是川普或賀錦麗執政,這種趨勢都會延續下去。然而,因兩位候選人的貿易政策截然不同,這也讓全球企業不得不持續關注華府的最新動態。
知名全球風險和策略顧問公司Control Risks分析,賀錦麗若當選,很可能會「拜規賀隨」,延續拜登政府多項經貿政策,包含維持對多國的關稅壁壘,以保護美國戰略性產業。同時,也可能會加徵中國關稅,以減少美國對其供應鏈的依賴。此外,她也可能會不斷擴大對各種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管制,維持美國技術領先地位。身為前美國參議員和加州檢察總長的賀錦麗,雖然缺乏貿易談判經驗,但從她過往的訪談中,可看出她對貿易政策的立場。《美國之音》(VOA)指出,賀錦麗曾在2019年表示,她不是一位「保護主義的民主黨員」(protectionist Democrat),這意味著她並不贊成為保護美國企業免受海外競爭的政策。然而,她的一些行為,也讓外界質疑她對自由貿易的支持態度。擔任參議員期間,賀錦麗就曾投票反對《美墨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 Mexico - Canada Agreement, USMCA)。此外,她也曾公開反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並表示這些協議沒有足夠的環境保護措施,也無法解決美國的就業問題。
如果說拜登和賀錦麗的對華政策旨在和中國「脫險」(de-risk),那川普就很明顯是在走向「脫鉤」(de-coupling)。從本意上來看,川普較專注於減少美國和他國的商品貿易逆差,並懲罰一些進行不公平貿易的國家。競選過程中,川普曾提出當選後,將對所有中國商品課徵高達60%的關稅,以及對全球貿易夥伴徵收10%的普遍性關稅。目前,外界認為若川普勝選,前美國貿易與製造業政策辦公室(Office of Trade and Manufacturing Policy)主任Peter Navarro和前美國貿易代表Robert Lighthizer都很有可能會再度成為川普的貿易幕僚。過去Navarro曾支持以互惠關稅(reciprocal tariffs)來作為解決美國貿易逆差的措施,而Lighthizer則傾向對所有國家徵收普遍關稅。
所謂互惠關稅,是指按照他國對美國徵收的進口關稅額度對該國課徵。換言之,若一國對美國出口的產品課徵高關稅,美國亦會對其出口至美的產品課以對等關稅,減少貿易赤字。這將有利一些低關稅的國家,如紐西蘭或日本。然而,若採取普遍關稅的話,則可能會對發展中國家造成巨大衝擊。因為這些國家本身缺乏充裕的資源和資金,大多都依賴出口來維持國家經濟,一旦被課徵重稅,勢必會嚴重影響該國的產業發展。再者,此舉也可能造成市場扭曲,對加拿大和其他有和美國簽訂FTA的國家而言,會增加其出口競爭力;但對歐盟或紐西蘭等其他未和美國簽訂FTA的經濟體,則會產生重大影響。
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也引述專家分析指出,川普若重返白宮,很可能會在對華經濟脫鉤政策上,提升到新的水平,進一步削弱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間的貿易關係。雖說川普和拜登對華都採取高關稅策略,但後者在提高稅額的同時,也藉由擴大出口管制等方式,限制中國獲得美國的技術和晶片。整體而言,川普推行的關稅政策是涉及全球、全部商品;而拜登則採取針對性的措施,主要著重在高科技產品上。對此,賀錦麗也曾批評川普的對華貿易政策過於廣泛,導致最終是對消費者課稅。
Control Risks分析,雖然拜登、賀錦麗的貿易政策都是走保護主義路線,但在做法上卻與川普大相逕庭。相較之下,拜登政府更願意為地緣政治盟友提供市場准入優惠,以利建立供應鏈韌性。其中,《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就是其中一個顯著例子。該法案於2022年8月通過,主要係針對有和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或達成特別協議的國家(如日本等),提供鉅額的投資補貼,藉此重建美國電動車、電池等綠能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拜登和川普在處理美國外交、貿易的思維也截然不同。川普在其任內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等國際協議,並高舉「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旗幟,將資源挹注在重振美國產業。然而,拜登上任後,致力重構美國與全球盟友關係,並建立「印太經濟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降低亞洲各國對中國的貿易和供應鏈依賴。Control Risks認為,若賀錦麗未來入主白宮,這種多邊主義的貿易政策,將會得以延續。
總體而言,「課稅抗中」已成為華府兩黨共識,無論將來是川普或賀錦麗勝選,這一趨勢短期內都不會消逝。可即便如此,兩位候選人的貿易政策仍是有所不同,而這些差異也可能會對全球經貿情勢,造成不一樣的動盪。
【由梁耀鐘、劉又銓綜合報導,Control Risks,2024年7月24日;VOA,2024年7月30日;CNBC,2024年7月23日】